探微知著——读《十七年剧史论稿》有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6-25浏览次数:461

        我和顾振辉认识也有些年头了,在日常生活里,他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很随和,孔武有力的身形下从未有一丝的跋扈,总给人一种沉稳低调的感觉。在谈及专业时总会让你不得不佩服他娓娓与喋喋间所透露的专注与智慧。他一向有志于学术科研,毕业留校后,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经常都会听到他对他科研工作的介绍。今天,他的学术成果——《十七年剧史论稿》,出版了。我由衷的为他高兴,这部凝结着这位年轻人的心血与汗水的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他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关于十七年时期历史剧中的人民形象的研究而展开;另一部分是关于十七年时期红极一时的《年青的一代》的创作背景的考究。从建国到文革这段十七年时期的话剧史,一直是诸多研究者想研究,却因种种原因而往往望而却步的领域。的确,这个敏感微妙而又离现在不远的时期确实会让人一时间难以下手。但顾振辉却通过他以小见大的研究,在这领域做出了自己的成绩。。

       在第一部分里,顾振辉结合史学界早有争议的“人民史观”,具体分析了这一时期历史剧中的“超级人民”形象的塑造,并且以最新的“超级文学”的理论,阐述了这一形象塑造的成因。在论述过程中,他又结合了古今中外的优秀剧作的分析来指出人民形象的塑造必须符合“历史的可能性”这一创作规律,强调不能“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了现实主义的东西”。在论述中,他始终站在启蒙现代性的立场上批判地分析了“超级人民”形象的塑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民史观作为一个在科学性上有不完善的历史观,以其为指导的人民形象的塑造必然会产生偏差,加之概念化、公式化创作模式盛行的十七年时期,这样的“超级人民”形象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后一部分,顾振辉则探究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红极一时的《年青的一代》的创作背景。傅斯年先生对于学术研究曾有这么一句名言——“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翻看全书,尤其是后半部分,光文章下面的注释就不得不钦佩顾振辉踏实严谨的治学作风。我认为,中国话剧史研究,虽然是一门艺术史,但归根到底还是一门历史研究,历史研究就应当定定心心地坐下来,好好地进行史料的收集和爬梳。这一点上,对于顾振辉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尤为难得。从这本书里,我们就看到了顾振辉严谨求真治学态度。在密密麻麻的注释里,他向我们逐步还原了《年青的一代》背后不为我们所知的创作始末,真实而又可靠。顾振辉还积极采访当年的当事人,从他们的口中记录下了宝贵的史料。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浮躁纷繁的时代里,光是这样的治学态度,就值得我们脱帽敬礼,更何况他还是一个80后的年轻人。

从整本书来看,顾振辉不苟且、不迎合,在以翔实的资料与严谨的论述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体现了一个青年学者的独立品格。就像他的导师丁罗男教授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对顾振辉的评价,“忠厚踏实,为人处世没有一点虚头花脑,学习和研究同样如此,宁可花死功夫去翻查海量的图书资料,也不投机取巧走捷径”,诚哉斯言!总之,这是一位诚恳、踏实的读书人奉献的学术成果。希望顾振辉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将来做出更大的成就。

余宁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