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读剧》——戏文系《人文传承与治学方法》系列讲座(七)

发布者:戏文系发布时间:2019-12-23浏览次数:160



20191219日下午,戏文系主办的《人文传承与治学方法》系列讲座(七)在红楼209教室如期展开。本次讲座由我系系主任陈军老师主持,并有幸邀请到原上海戏剧学院科研处处长姚扣根教授为同学们讲授《跨界读剧》。



姚扣根教授主要从事编剧叙事理论、戏剧创作理论与技巧等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其参与创作的作品曾多次获“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宝钢高雅艺术奖等,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数十部,有《电视剧写作概论》《电视剧创作手册》《编剧学词典》《中国艺术十六讲》等,其中《电视剧写作概论》被教育部列入“十一五”国家级教材。



姚老师以“跨界”的概念引入课堂。就戏剧而言,实际上没有“跨界”这两个字。因为作为戏剧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小的人生,或者是小的宇宙,既然称之为人生,称之为宇宙,所接触到的东西,都在界内。而此次讲座的“跨界”是指我们处在特定的学科或专业里,那么在此之外的人来阅读我们的剧本,会产生什么样的东西?会看出来什么样的问题?又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姚老师认为这个内容很有趣,故举了两个例子来谈这个问题。



从戏谈起。中国戏剧的故事内容主要来源于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两大块。

姚老师首先从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孟姜女》谈起。《孟姜女》最早记载于《左传》中,其与《荷马史诗》处于同一个时代。《左传》中的杞梁妻和今天的孟姜女的故事相差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会变成当下的版本呢?我们通过一个学者对这个故事的分析,来解读我们所说的“跨界”。

学者顾颉刚通过解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历史是由很多的地方创造出来的,而且这些创造经过发展每隔一段时间会出现一个变化,叫做层垒式的中国故事。第二,我们发展的逻辑思维是什么?我们的推理,我们的发展,我们的想象,在一个“情”字上面,可以无限地联想。所以,我们的构思和我们的神话或者是历史叫做“合情推理”,我们演绎的是人物内心本身应该有的一种想法,是遵循情感逻辑。

接下来,姚老师又为同学们分析了一个法学家是如何跨界解读《梁祝》的。从法学上来讲,《梁祝》中造成悲剧的是谁?法学家提出问题就出在当时的制度是媒妁之言,父母包办。他在文章中从认识的角度、法律的角度来解读这种悲剧的产生,这也给我们一个启迪: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读剧本常常是读各式各样的剧本,每一个剧本我们总是看它有哪些新的观点提出,又给了我们哪些启发。这些东西都不是从我们本身出来的,而是别人给我们看出来的。

姚老师指出,我们现在的学习主要在专业上做文章,而且大家也是关注在专业技巧上,技巧固然非常重要,但问题是当下社会缺乏的不是技巧。专业的东西需要具备,但还是要有外在人类探讨的东西引进,帮助我们观察我们的社会,把它对社会的看法变成我们对舞台的看法。这样我们才可以创作一个新的、不断有着自己激情并且是社会需要的戏剧出来。

在读剧方面,姚老师出了一本书——《读剧笔记》。最初是受英国的一位戏剧评论家影响,他在读剧时主要考虑到作为一个语言形态,必须要考虑舞台,舞台上的人物、布景、空间和时间,包括台词的声音、语调以及潜台词都关注到才是真正的读剧。但换一种思维方式来看,读剧还可以有更多的角度和方法。姚老师还提出三种读剧的方法:第一是读剧本,第二是看演出,第三是看评论,尤其要看最新的的评论,往往跨界的、更新的评论会看出新的东西,会超过原来的思维。




跨界”是学界的问题,是认识的问题,也是我们作为创作者需要怎样利用现有的素材和形式创造出新东西的问题。“跨界”这个问题的提出,对于我们而言,其实就是让我们去探索在创作中怎样走在前沿,创作具有自身特色、无法被别人所创作的东西,我们的价值就在于此。人类就是以跨界的方式来读虚幻的世界,所有的学习都不是你的,都不是这个时代的,时代不需要你,时代永远需要创作者创作出新的东西,这就是跨界。姚老师还提醒我们:在读戏剧当中不可以完全局限于固定的模式,必须打开自己的思路,而打开自己思路唯一的方法就是“跨界”,看看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角度是如何读剧的。

讲座最后,姚老师分层分点地回答了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精彩的讲座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文:19级社会表演学姚瑶

图:19级社会表演学蒋晓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