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 ——《欧洲戏剧与教育研访漫记》新书分享会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

发布者:戏文系发布时间:2020-01-03浏览次数:225


201910月,《欧洲戏剧与教育研访漫记》出版。

这是一部由上海戏剧学院数十位教师共同编写的文集。因为是研访,所以包含有学术的成分,又因为是漫记,所以也带着散文的色彩。

书,源自于“上海戏剧学院教师欧洲研访项目”。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上海市“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的配套措施,“上海戏剧学院教师欧洲研访项目”应运而生。从2013年起,历时六年,每年都有十余名教师被派往欧洲进行短期研访,参加戏剧节、观摩戏剧,走访大学、与专家学者对谈,感受当地文化。柏林、维也纳、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雅典……无不留下上戏教师的足迹。“欧洲,以它灿烂的历史与文化滋养了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思想。”

为了把所见所闻及美好、独特的感受传达出去,同时也为学校留下一片历史记忆,老师们编写了《欧洲戏剧与教育研访漫记》。

127日,在上海文化广场积极推动和精心策划下,由上海文化广场与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主办的《欧洲戏剧与教育研访漫记》新书分享会在文化广场We剧场举行。在此之前,上海文化广场微信公众号专门推出活动预告,120个报名名额迅速满额。



新书分享会在朗读中拉开序幕,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田园、影视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学生顾军分别朗读了书中文章《奥林匹斯山:想象新事物》和《跨越历史的围墙》节选。伴着优美的乐曲,自然、深情的朗读把读者带进了书中的世界,欧洲的文化图景通过“悦听”的形式缓缓展露出来。

会议主持、该书主编张璟老师首先发言,她感谢前来参加新书分享会的读者,感谢上海文化广场提供了平台与桥梁,让大家能有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接着她就《欧洲戏剧与教育研访漫记》的编撰构思进行了介绍。她讲到,这本书并非只是给专业人士看的,我们更在意的是面向普通读者,如果有人看了我们的书,能爱上戏剧、被艺术吸引,那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回报。所以在编撰之初,我们的标准就是好读、好看。好读,就是有趣、不枯燥;好看,就是有艺术性,以封皮为例,背景是雅典卫城脚下的阿提库斯古剧场,因为古希腊戏剧是欧洲戏剧的源头;轮廓来自于欧洲当代著名导演罗密欧·卡斯特鲁奇执导的戏剧《俄狄浦斯王》的演出剧照;封底出现半圆形剧场中的观众。戏剧三要素完整融合在一张图片中。



书的主体是文章,老师们写的都是亲身感受,不一定很成熟、深刻,但鲜活。当来自有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老师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谈观看同一部戏的感受呈现出丰富性

戏剧是舞台形象的艺术,书中收集到22部戏剧的剧照,都是老师们的文章中主要提起、在当今欧美剧坛上也有相当影响力的剧目的剧照,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第一次出现。几乎所有剧照版权持有者都提出一个要求:希望给予赠书,于是书中所有文章前都有英文内容概要。该书承担着双向传播的作用。

接着,来自戏剧文学系的易杰、郭晨子、钱珏,舞台美术系的石昊、陆乐,导演系的张晓欧及戏曲学院的吴敏共7位老师,分别从不同的专业背景分享他们的欧洲戏剧研访之旅的感受,就先锋戏剧、移民戏剧、跨文化交流等方面与读者展开交流和对话。

易杰:我在书中首次介绍了六部戏剧的演出和呈现,使中国读者可以以马赛克的形式,一窥以德国为代表的世界当代戏剧发展的趋势。其次从三个角度分析了这些当代戏剧的特点。第一,语言的变形而导致的drama形式的改变;第二,内容与思想的多变所呈现的“整体戏剧”特点;第三,与其说世界戏剧的发展是后戏剧的(post-dramatic),不如从美学核心去理解当代戏剧,那么当代戏剧是后移情式的。最后得出结论,反对当代西方戏剧理论家对当代戏剧统以“后现代”和“后戏剧”概论。

张晓欧:国际交流需要彼此间的文化感知,尤其对戏剧艺术而言。实地的接触比想象更重要,欧洲研访计划为我们架起一座通往彼岸的桥梁。在希腊看戏、在希腊的古剧场看戏、在希腊的古剧场里看古希腊戏剧,震撼无以言表,它不仅来自戏剧作品本身,还关涉艺术、宗教、宇宙、世界和人类文明等诸方面的思考。回过头再次品味那些个披星戴月去看戏的日夜,仍然还会为山谷间的回音、古剧场上的光影以及艺术家们的倾心交流所感动,好在这本书都记录了下来。

郭晨子:首先请允许我向今天并不在场的上海戏剧学院名誉教授、前德国歌德学院总秘书长柯汉斯博士致谢,如果没有他的推动,没有他每年好几百封的电子邮件反复沟通,我们的欧洲戏剧节之旅不可能顺利成行。

2016年我观摩了柏林戏剧节。这几年欧洲饱受移民问题的困扰,戏剧舞台上也聚焦于移民问题。我们拜访了多家艺术机构,我了解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德国因劳工短缺,就有不少土耳其人来到德国,而今其子女也已经长大成人。在土耳其移民聚居的区域,有专门的机构让土耳其劳工的后代接触艺术,用戏剧、音乐、电影等方式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帮助他们融入德国社会的同时,也为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德国戏剧与社会密切关联,这使得戏剧依然是活跃的、为民众所关注的艺术形式。

陆乐:很荣幸作为上戏中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2016年德奥戏剧观研团,十一天行程沉浸在德语戏剧的氛围中,让我感受满满。我与大家分享观剧后给我震撼与思考的两点:1、当我看到24小时时长的《Mount Olympus》剧中那些演员穿着事先塞满带血生牛肉的白色古希腊服饰在舞台上舞动、歌唱、谈笑、嘶吼,当看到鲜血慢慢沁透布料而使服装变色;当看到赤裸的男女演员就当着观众的面包缠系扎完成换服装的过程,众目睽睽之下给自己裸露的身体画上人体彩绘……那些场景给我,一个从事舞台服装设计二十多年的设计师一种前所未有的不适感与震惊。因为在国内的舞台表演中,人物服饰造型都试图给观众一种很高的完成度,即便是需要在舞台上瞬间“变装”“换服色”的环节也力求让观众看不到一丝“过程痕迹”。而《Mount Olympus》剧中的服饰演绎伴随着“脏乱”“血腥”“残忍”以及“现场感”,甚至带着强烈的“性”的视觉冲击。我们无法评判这种差异的优劣,但它确实会给整体服饰视觉效果、舞台冲击力、观众的心理与生理带来很不一样的体验与感悟。2、是观剧的过程中使我思考的关于舞台服装设计的“度“的问题。正如我的学生、因《绣春刀》获得金马奖最佳服装造型奖的梁婷婷在被问及从业以来觉得最难的是什么的时候,她也说出了诸多表演服装设计师一直在思考与自省的问题——就是人物服装造型要设计到怎么样的程度才是完美?是要把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所有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都发挥到极致才是完美的吗?在观看了柏林喜歌剧院上演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和若干部德语戏剧后,我的感觉是剧中服饰造型不造作不刻意,简洁且功能性强,彻头彻尾是为剧服务的。你可能并不一定记住了男女主角第几幕的服饰造型是什么样子的,但你记住了那一整个戏!所以,当你听到有观众评论说:那一部戏的舞台设计绝了,那一部戏里的服装造型太牛了!——这部剧成功了吗?没有哪一部戏是仅仅因为服装造型优秀而成为一部好戏的。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吴敏2017年“荷兰、比利时戏剧之旅”观欧洲戏剧的三种直观感受:1、去文本化:让人觉得导演是盲人,演员是导盲犬。导演构建未来演出的大致方向和情绪色彩,演员就根据自身的能量在这条方向上不断体验和创造。工作状态往往是混乱到整理再到混乱再到整理,如此反复直至整个作品呈现。2、碎片化:其实是在去文本化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最终结果。不再以传统结构文本的方式呈现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以表演者的情绪感受为主体,情节会出现凌乱的、无逻辑的但作品内核是统一的,甚至有些剧情还没讲完就戛然而止。3、意象化:从生活中最平常的状态里加以叠加强化某种生活动作,构建意象。

创作的自由和包容度使得欧洲戏剧风格迥异又主题相似,他们往往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冲突。手段手法上不断探索出新,确实带来强烈的感受!

钱珏: 2017年我随学校研访团参加了荷兰艺术节,正逢其70周年大庆,欣赏了多台精彩的剧目,也与当代最负盛名的艺术家和团体进行了访谈交流,收获极大。而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荷兰艺术节中原创剧目数量之多,水准之高,欧洲艺术家用最大的艺术热情,密切地关注当下,反映当代生活。然而,反观我自己作为一个编剧,一方面对在国内原创剧目的质量不满足,另一方面,在观剧时却下意识地选择了国外团体的经典作品,比如《奥涅金》,《钦差大臣》等,忽略了给予原创作品支持和关注,我想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偶然,更是戏剧创作和评论圈层普遍的现象,值得我们反省和思考。

老师们精彩的讲演结束后,又热情地回答了读者的提问。分享会气氛热烈,互动积极,进行了两个半小时,比预定的时间超出了半小时,尚欲罢不能。

最后还进行了签名售书环节。

活动结束,当我们走出上海文化广场,外面已经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虽然整整一下午的对谈,令人十分劳累,但内心的愉悦却是满满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这句话很短但分量很重。上海戏剧学院作为一所国家高等艺术学府,肩负着服务社会的职责。正如张璟老师介绍的那样,我们出书,一定要让爱好艺术的年轻人买得起,《欧洲戏剧与教育研访漫记》从写作、编辑到今天的分享,就是一个志愿者行动。


 文:李玲玉 吕品

 图:上海文化广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