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与地球握手

世博周记之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5-18浏览次数:198

  松宫先生走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四十五分了。国外航班到达处挤满了各种肤色的等待接机的男男女女,举着大大小小写着各语种姓名的纸牌,但是松宫很远就望见了角落里的“松宫喜代胜”字样,他向举着牌子的四处张望着的那人挥手示意,但那人显然并不认得他,仍然茫然地张望着。他欲快步走上前去,可2个小时飞行使左腿变得更加僵硬,拐杖支撑着他一跛一跛往前走着,在人群中变得引人注目起来。那人终于认出了他,他被告知“微微的残疾”是这个叫松宫喜代胜的日本先生最大的外部特征。

  松宫终于坐上出租车,一路无言。身边的助手早已经疲惫的呼呼大睡,而他却一直向着窗外看着。车子开上了南浦大桥,热情的上海司机向身后的松宫介绍:“你看,上海,世博会!”松宫听懂了“世博”二字,高兴地点了点头,叫醒了助手两人朝窗外望去,4月的世博园已经接近完工,从大桥上向下看去,淡紫色的日本馆十分醒目。车子渐渐驶离大桥,这时的松宫终于抵抗不住疲惫睡去了。

  这已不知是松宫第几次坐上飞往上海的航班,坐上出租车从南浦大桥上俯瞰上海世博会了。自去年秋天起,他便开始了大阪——上海的奔波生活。接机的人和出租车司机并不知道,松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真正的艺术家。2005年的爱知世博会上,展出了以他的创意为理念的艺术装置——“与地球握手——大地的呼吸”,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握手”是通过代表人类的“手”和代表地球的“土”合作完成的。一个独立的人,捏起一把取自大地的黏土,紧紧握拳,再次张开手掌,原本没有形状的泥土立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掌印、独一无二的大小和独一无二的模样,记录下“我”与地球一次诗意的“握手”。这些造型各异的黏土被送入窑洞中烧制成陶器。爱知世博会内超过一万五千次的“握手”记录最终被摆成了各种造型:金字塔、高墙……象征着全世界各肤色文化融合,携手爱护地球,共同友好的美好愿望。2008年,松宫带着他的理念来到上海,希望延续他“与地球握手”的行动,同时也获得上海的美好祝愿。

  “好事多磨”,这句话对松宫来说有特别的意义。2005年的日本经济发展稳定,加上爱知世博会的举行,使整个国家和社会显得尤其繁荣。“与地球握手”是一个非营利活动,又是一个大型的全国性项目,凭借一己之力和财富是远远不能完成的,制作费、场地费等各种活动经费都相当高昂,但是各大财团都怀着美好的愿望对这一项目进行了赞助,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可2009年的日本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冲击下,仅上半年就有八千多家公司倒闭,更多的公司自身难保,哪里还有能力去赞助一个非营利的公益活动?松宫刚来到上海的时候,日本国内还未发生这样的变故,在上海提出世博会提供场地,日方项目策划人提供资金的时候,松宫并没有多想,直到09年日本经济全面危机的到来,打乱了他的全部计划。获得赞助的机会少之又少,愿意赞助的公司又爱莫能助。世博会的合作被搁置了,松宫两个月没有出现在上海。两个月后,他带着一千万日元的赞助再次来到了上海世博会活动部内,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松宫也只是笑笑。本以为有了资金就可以,但在合作搁置的两个月内各国的项目涌入活动部,“与地球握手”的项目被一再延期,最后被排出了日程表之外。大家目送着日本先生拄着拐杖走出了世博局,心里有些惋惜,对任何项目来说,这都是致命的打击,但是,看着这个微跛的日本先生的背影,大家又暗暗地希望奇迹能够发生。

  整整一个冬天,上海世博会的场馆井然有序地建造着,全世界都满怀激动和好奇静静地观望着浦江两岸。新闻里在播放着世博的新闻,广播里介绍着世博会的各种看点,就连世博园区周围的宾馆房价都翻了一两翻。松宫下了出租车,同热情的司机握了握手,拄着拐杖的那一边肩膀微微倾斜。手举姓名牌的上海朋友、松宫和助手三人一起走进了下榻的宾馆,上海朋友由于忘记携带身份证无法通过宾馆的安全检查,只能止步于大厅,松宫同他握手、鞠躬,并目送他离开后,转身上了电梯,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他预定了9月22日至25日的宾馆,如果再不订的话,到那个时候上海所有的宾馆将会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挤满,而那几天将是“与地球握手”活动在日本馆与上海见面的日子,奇迹真的发生了。松宫已经疲惫至极,他急需好好的睡上一觉,补上旅途的困乏和整整一个冬天的奔波。(文/07戏文 王林)

项目名称:新丝绸之路——与地球握手in上海世博会
时间:9月22日至25日
地点:上海世博会日本馆
合作单位:日中友好协会
     大阪艺术大学
     日本贸易振兴会
总体策划人:松宫喜代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