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故事—编剧学教学参考资料丛编》

陆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0-18浏览次数:178

    林语堂先生在其著作《吾国与吾民》中写道,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缺乏逻辑的,充满想象的,女性化的。且看下面一段话:

 
中国人的头脑近乎女性的神经机构,充满着“普通的感性”。……他们从来未有固有的比较高级的数学,脱离算术的阶段还不远,像许多受大学教育的妇女,除了获得奖学金的少数例外。……中国人解释宇宙之神秘,大部依赖其直觉,此同样之直觉或“第六感觉”,使许多妇女深信某一事物之所以然,由某某故。最后,中国人之逻辑是高度的属“人”的,有似妇女之逻辑。
 
接下来他用了整整一个篇章“中国人的心灵”,分六个小节“智慧”、“女性型”、“缺乏科学精神”、“逻辑”、“直觉”、“拟想”一一论述中国人的思维和心灵特征。正是通过这样逐层深入地分析和观察,我们不难发觉,中国一直被称作一个诗性的国度是有道理的,中国人一直长于吟诗赋词也是有其根源的。稍微梳理一下中国的文学史,其实基本上便是诗词歌赋史。从《诗经》、《楚辞》的源头算起,到古体诗、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即便到了明清的传奇和小说,也无不充斥着浓厚的抒情性。纵使我们的本地哲学——老庄哲学也没有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化的系统,相反倒以其诡秘的想象,使这些散文充满着永恒的魅力。再看我们的理论论著,以李渔的《闲情偶寄》来说,相比与古希腊的《诗学》等,它缺乏的是提炼化的理论建设,而充溢的是形象化比喻化的经验之谈。例子不再多举,总而言之,中国的民族思维是缺乏逻辑组织的,因而相对来说是不擅长讲故事的,因为一个动人的故事需要很好的组织能力将其来龙去脉及其细节安排得当。而这方面正是西方的强项。正在我们诞生《诗经》的年代,他们诞生了古希腊悲剧,而后经历中世纪的黑暗,终于又在文艺复兴时期使戏剧艺术重拾了当年雄风,以后便一直延续下来。纵然我们可以说,中西方各有其魅力,中国的戏曲与西方的话剧也不尽相同,但其故事性的要求是一致的,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取长补短。多看故事,多揣摩故事,多研究经典故事,这就成了我们中国戏剧专业的学生不得不加强的一门课业。
也许会有人说,戏剧艺术发展到今天,现代派后现代派戏剧流派风头正盛,解构传统,反传统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故事性已经不重要了。这种观点真是误人不浅。且不说传统的现实主义等流派作为戏剧的一支永远具有不可遮挡的魅力。退一万步讲,即便历史向前发展,后期的现代派后现代将主宰剧坛,也不能否认故事性对于培训一个编剧或戏剧工作者的重要性——一切超越必得在掌握基石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就好像一个成熟的戏曲演员能够随着剧情和时代需要变幻他的程式动作,但他首先必须扎扎实实地将祖宗的一套又一套技法娴熟地掌握,这样他才能游刃有余地将其变化,否认他要么不从下手,要么脱离了戏曲韵味。所以,故事的积累无论是作为一种基本功的培养也好,还是作为主攻的技能训练也罢,都是不可或缺的。
更何况,听故事是人类永恒的需求,再先锋的创作,也不能抹杀人的这种天性。一个创造性的编剧可以用新锐的见解来阐释、挑战、乃至重建这种需求,但是他不能替代、更不能违逆人之天然需求。
让我们回到现实的眼前。当前中国戏剧的危机,首先是戏剧文学的危机,缺乏好编剧一直是多少年来业界头疼的弊病。然而好编剧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或许正是由于对编剧的综合素养要求太高,好编剧的成才才尤为显得困难。作为艺术院校,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所能给予这些学子以所需的营养,当然,更多的消化还在于他们自己。
最后再回到编剧教学上来。上戏有60余年的编剧教学历史,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曾以“入戏”、“入门”、“入行”六个字对编剧教学过程作过总结,不妨转录于下:
 
第一阶段(第一学年):入戏--帮助学生转换角色
      教学内容:
          (一)编剧概论
          (二)戏剧元素训练
                (1)编剧知识传授
                (2)元素写作训练
 
第二阶段(第二、三学年):入门--建立戏剧影视编剧完整概念
      教学内容:
          写作训练
            (一)独幕剧写作
            (二)戏曲写作
            (三)戏剧改编与大戏结构
            (四)电视剧写作技巧
 
第三阶段(第四学年):入行—具备独立完成多幕剧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
      写作训练
          多幕剧创作(毕业大戏)
                自由选材
                立意开掘
                情节结构
                人物塑造
   
可以肯定的是,就课程的规范性、教学的逻辑性与技能传授的有效性来说,这样的安排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但据我多年的调研、观察与思考,在编剧教学链上可能还缺少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一是科学、新进的戏剧观培养,二是故事能力的系统性训练。在我看来,前者是培养一个优秀编剧的顶层设计,后者是成为一个好编剧的最基本的能力准备。另外,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应大大加强独幕剧写作的训练量。鉴于此,我与我的同事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小心翼翼地进行着探索与实践。如在《编剧概论》课程中大量溶入戏剧观教学内容,又在研究生教学中增设《故事》、《新剧本创作与研究》(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提高独幕剧创作能力)等新课程。而我策划、主编《故事—编剧学教学参考资料丛编》的原初动力也来自于对编剧教学现有模式进行拾遗补缺的考虑。
可以这样说,这套书的功能更像是一套工具书。它是按照类型搜集故事,以每个故事两千字左右,每本书五十个故事为一个系列编辑成册,再以册数成套的故事丛编。因此整套书的编辑不存在什么学术观点或学术取向,而仅是一项把故事整理归类的近乎技术性的工作。对于初学戏剧的学子来说,这不能不算是一个有效的积累故事源的方式,既方便查阅,又能在阅读中不断增强故事意识与故事思维能力。而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能够系统地查阅某一类型的故事,譬如神话故事、佛教故事、家庭伦理故事、知青故事等,也不失为一种良好而又有益的阅读选择。
末了,要特别感谢院科研处前任处长姚扣根教授与现任处长王云教授,没有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印制这套丛编的愿望也许至少还要搁置几年吧。当然,如果按照我最初希望完成丛编100卷的设想,还需要继续获得上下左右朋友们的关心与帮助。好在作为教师,我们都拥有“以学生为本“这样的理念,好在我们还可以干活,好在谁也不愿意让上戏仅仅成为“舌尖上的一流”,谁说我这样的愿望就一定不能实现呢?
愿此故事丛编能为在学的戏剧青苗播撒雨露。若有点滴惠及,吾愿足矣。这,也是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文:陆军  编辑:林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