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书序两则

2013-6-28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6-28浏览次数:96

                                      一、序《长乐》

1

是三月吧,施新土老师来电,嘱我为他的外孙女的新书作序,我欣然答允。原因是,不久前,我在上岛咖啡见过这个清纯秀美的女孩,后来又读过她的几篇以不同的叙述方式写就的美文,觉得文有情趣,人有慧根。过了些日子,辗转获得施老师带给我太太的一包书稿,打开一看,傻了眼,原来是施老师的新著!哦,一定是我电话里听错了。如果早知如此,以我现有浅显的学力与见识,是断断不敢为施老师的大著作序的。真想去电推辞,犹豫了一下,觉得还是先品读施老师吧。

这是一本散文集,取名《长乐》。

长乐,好名字!长乐之道,应是作者为文的立场,也是作者的人生态度吧。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

万物之生老病死,星辰之交替变化,山河之运动规则,可谓之道也;从己所欲,为之所困,为之所顿,然,醍醐灌顶,超然此间,也谓之大道也。神道渺渺,仙道茫茫,长乐者当何如?

古人有“木兰醉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的茶道之乐,也有“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陈去非《焚香》)的香道之趣。可以为道者,万千。以乐为道,乃智者之趣,寿者之乐也。

长乐有道,自是有法。

一是如鱼逢水,长乐受喜。自然,自在,乃乐之根本。心不为外物所牵,行不为外物所拘,乐法自然。有欲有求,随欲随求,无欲无求,自在逍遥。

二是润物无声,长乐宁安。常言,怨恨恼怒烦乃五因,贪嗔痴慢疑是五毒,五因生恶果,五毒害周身。长乐从为善随喜之法,减少七苦之烦忧。

我为乐之道,甚简,好茶,好书;宽容,宽怀;为善,行善;勤朴勤勉;矣。

长乐,施老师之言甚合愚意,且读下去看。

 

 

2

 

长乐之法所说“如鱼逢水,长乐受喜”,实非一般人所能及。苏轼《题西林壁》中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佳句,感叹人往往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处事常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乐便是要超脱这一点,心不为外物所牵,行不为外物所拘。而这种体悟,用寓言来表达可能是最恰当的选择。施老师也坦言寓言契合自己的思想、意趣、风格,因为寓言常以超然的姿态,以短小精悍的语言构建一个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充满哲理意味。世界上最早的寓言集《伊索寓言》,恐怕是最为人们所熟知了吧。寓言产生于民间,也流行于民间,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常见诸于诸子百家的著作中,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寓言篇幅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看似简单却能够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如《庄子》中多为言简意深天方夜谭式的故事群,层层叠叠,又相互独立着每个故事,《长乐》中也有这样的故事群,揭露陋习,讥讽恶状,虽不辛辣,但爱憎分明,耿直爽朗,既有风骨,又有俚趣。

事实上,无论是散文还是寓言,要写好都是需要极其深厚的功夫,需要有“东西”来支撑,这些功夫,这些“东西”,不是别的,就是作者的思想力与生活经历,而这些,靠虚构与小聪明是断断不行的。纵观中国古代散文八大家,哪一个不是有着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再看看法国的蒙田、英国的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等,又哪一个不是叩着自己的生活足印在潜心思考?《长乐》中共收有施老师创作的四十三篇寓言笑话,多是以动物为主角,读来情趣盎然,又富有深意。如《睿智的狐狸》中讲的是一只人见人厌的苍蝇因为叮在老虎的头上,改变了“人见人拍”的命运,狐狸因此对它顶礼膜拜向其讨教其中法宝,苍蝇幽幽道来,“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 。之后狐狸因此效法,上演了狐假虎威的闹剧。这则寓言可以算的上是《狐假虎威》的“前传”,写的十分有趣。《晒书》的故事里有一个十分爱书的苗苗,年复一年做着三件事,那就是爱书、买书、晒书,但书却仍发霉虫蛀,路过的老者看到了,心疼的站在一旁摇头晃脑,苗苗不明所以便问老者,老者回答:“你的书在地上,我的书在脑袋里!”这就是施老师要告诉我们的,多买书不如多读书。

施老师一再说,为官者未必会不快乐。这其实关乎人的心态的问题。论心态,必及“欲”。吾尝思,“欲”岂真是万恶之源?佛家视欲为戒,西方亦有与欲相关之七原罪,但引《荀子》之言“欲者,情之应也”,是有欲有求,随欲随求,无欲无求,方能自在逍遥。民言何为清官,皆以无私奉献,节欲无求为准绳,视官者如佛陀,有求必应。然,官与民无异,七情六欲怨憎恼烦乃人之性也。这也就告诉我们官清不为别的,官清只为赢得梦魂安。他们也应与普通老百姓一样,都是以人为个体,期待美好生活,追求人生价值。施老师的那篇《官清赢得梦魂安》便是以此为出发点,阐述如何追求心灵安宁的人生真谛,不仅仅是面向为官者,也惠及芸芸众生。

散文随笔是记录生活点滴的最好方式,里面蕴含着笔者的智慧与思考,尤其是回忆类的散文,充满年代久远的记忆,看似平淡,但只要你静心品味都能嚼出属于时代的印记。施老师是个有故事的人,他经历过战争与革命,动乱与安宁,是一步步见证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人。看他的散文就是在与他交谈,回到过去。《妈妈说的笑话》《真情无价》《金婚有感》《父爱如山》《怀念“土地的儿子”》《“唐诗人”,你在何方》,不仅仅是对家人、朋友的回忆,怀念,其中更有对历史的一种回顾。经历过苦难的智者,再回忆过去都是以一种微笑的态度来面对的,是现在那些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的年轻人比不了的。看《金婚有感》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也浮现出我和夫人当时新婚的情形。物质匮乏的年代,人心很淳朴,我们不讲究排场、不讲究吃穿用度,但幸福指数却很高,而现在的人,既要有房有车,又要山珍海味,生活却一点都不幸福,离婚率也高。读一读老一辈人的婚姻故事,再反观自己,年轻人呐,或许你能获得一些属于自己的感悟。

浮躁的生活需要一杯清沏的茶,平淡的日子常拥一颗感恩的心。这是长者的智慧。施老师秉承的乐道中重要一点便是感恩,他用自己真诚的笔触感谢生命中相遇的每一个重要的人。感谢母亲在点滴中教谕他生活的哲理,感谢父亲为他所做的一切,感谢曾经的友人的真情付出,感谢妻子的温柔相伴,感谢老天给予他的磨练。洛克说,“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尼采也说,“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现在人,觉得父母为自己创造条件是理所应当,父母力所不及便心生怨恨,甚至有抛弃父母殴打老人这样的事情发生。人常常处于逆境,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逆境中向前,不妨读读这些散文。

有人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亲人的时候。读着这篇《父爱如山》不由自主也会怀念起过往。施老师的父亲生于1893年,光绪十九年,同一年出生的有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老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施老师父亲的一生虽然没有如这些革命志士一般轰轰烈烈地撰写进正史里,但依旧活的很精彩。如千千万万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一样,他质朴、勤劳、节俭,他爱家、爱子女。文章中写了两件奇事:一件是“我”出生满月酒那天借住家中的老道士治好了父亲的顽疾;另一件是父亲去世,送葬途中晴空忽飘细雨。这两件事仿佛都在说明老父亲是一个神仙、上天都认可的普通的好人,虽然平凡却自有感天动地的地方。文章与“我”关联的最主要讲述的是“参军”和“求学”,这两部分将父亲爱子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因为自己受过太多苦,所以坚决让自己的儿子去读书,即使家里长子被迫背井离乡,债台高筑,家中有上顿餐没下顿粮,但老父亲还是坚持要“我”读书,甚至为了交学费连女儿的聘礼也用上了。《父爱如山》主要讲的是父亲,但同时也讲了其他人,像无私为自己付出的姐姐,家中的特殊成员“阿旺”,甚至还有陶书记。这些人,丰富了那个时代的细节,也更容易让读者领悟一到特定时代特定遭遇下的人情是多么的可贵,而老父亲一直以来的坚持更是弥足珍贵。

反观当下年轻人,甚至是中老年人,因为一些不如意,抱怨之言常挂与嘴边,宛如祥林嫂般四处散发怨念。这实在很有必要学学施老师,象他那样热爱生活,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与宽容为善的心态,为他人着想,对他人满怀感激之情,这便是见闻随喜,也是乐道之法的精髓啊。

 

 

3

 

常识告诉我们,所谓文学,也是人学,文字的生存状态便是人的生存状态。读书,不仅仅是读书中所言之物,更要读书中没有言及之物。文字所呈现的往往是表象,字里行间的情感、姿态与思考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翻开施老师墨香萦绕的手稿,无处不体现“长乐”两字之神韵,作者是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在叙说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富庶的人生感悟,同时又带有他所属年代的印记。作者获得的思考赋予其笔下的作品是现今已经难得一见的真挚与质朴,从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生命、生活、生态最诚恳的感悟,他不苛求形式、词句,文章有着自己的状态,说话方式如老泉一般缓缓而行,味道清冽。与“为艺术而艺术”是完全绝缘的。想我从事文字工作也有好几十年了,年轻时也偏爱语言花俏结构奇特的表达方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真正的好作品都是语实情真的。正如盛唐之诗绮艳巧绝的多如星辰,却不及古诗十九首的古朴深厚;楚辞也多新丽峻桀,读起来却不如《诗经》自然真切。

正是施老师无意讲究形式、词句,才使得他的文章有了自己的状态,正是他曾经的经历与境界的不断转换与提升,才造就了他的文字有开阔视野与清朗姿式。不像一些自视甚高的作家,总是企图在书中暗示或炫耀自己的尊贵与聪明。须知,文字里的真伪优劣,唯有从生活的感悟中获得最本质的人生体验才是最珍贵的。

施老师是善为乐之人,他心性宛如孩童,善于从细微处发现新奇,从烟火味中捕捉快乐。虽然他曾是个级别不低的官员,但本质上还保留着中国知识分子尊崇佛道之法的传统气韵。言及儒佛道,并非他人所想之高深莫测。作为中国人,很多理念已浸入骨髓,我们日常的言行举止也时有古风浸润的痕迹。而外儒内道,以儒家之法入世,以黄老之学出世,这更是许多中国文人之共通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并非毫不相干,而是彼此交融,表里相辅。儒家以德起论,有仁义礼智信之言,以研世道,重在治世。而道家的本质重在亲近自然,强调个体生命的价值以及精神自由。往往儒家居于中国文化的显层,而道家则处于中国文化的深层,多数时候隐而不显,渗透在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人常常以中庸之道处世,以黄老之学取得内心超脱。所以,读施老师的文字,更多的是学习他如何处事,如何对待生活,如何调适心境,从他的字里行间感悟中国文化的魅力。而施老师所遵循的长乐之道,更是蕴涵着儒、道、佛三者所凝成的精神内核。既有儒道孔老相融之法,又有佛家普世为善之道。而儒之中庸入世,道之旷达出世,佛之为善随喜,都能帮助人们获得心灵上的长乐久安,这是先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也是《长乐》给我们的有益启迪。正因为此,我以为,不妨选个惠风和畅的日子,朋友们临窗闲坐,手执《长乐》,一边品茗一边赏读,聊聊长乐之道,说说传统文化,怡心怡情,岂不美哉!

不敢贸然为施老师作序,品读大著,记下一些随感,算是藉此表达我对老领导、老朋友施新土老师的一番真诚贺意与由衷敬意吧!

愿更多人常乐,长乐。

 

 

二、序《根的情怀》

 

 

拿到伟康贤弟之大著《根的情怀》书稿的时候,正值南方的梅雨季节。迷迷蒙蒙的小雨下个不停,室外自不必说,连室内的空气中,都飘浮着水的微粒,沾到身上,便觉潮湿粘滞,极不舒服。偶尔有点凉风,那便更显阴冷。有了这样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变得沮丧,仿佛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翻开书稿,入眼的是第一辑《草木文润》,有一篇题为《颐园听雨》。文章中写道:“清明季节,江南的雨一如江南女子般温婉。雨丝沁凉,佐证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同样是雨,同样是江南的雨,作者却写出了美妙和意境。再往下看,出现了“听雨是在一种情绪里,在一种氛围中”的描摹 。这才恍然,“听雨”只是借口,真正“听”的,是恬淡的心境罢了。许是此一段时间俗事缠身,连“听雨”的心思都没有了。还好,书稿来得及时,书中收录的散文篇篇如《颐园听雨》般清新雅致,犹如一阵扑面而来的清风,吹散了潮湿粘滞和阴凉,让我的心情也随之明朗了起来。

散文集取名《根的情怀》,我以为是再合适不过的。根是万物之源,有了源头,才能发出枝枝蔓蔓,才得结出瓜瓜果果。如泰戈尔所说,无论黄昏时树影有多长,它总和树根连在一起。立足于根,终究是最有底气的。根又是长于大地的泥土中,受泥土的养育和滋润,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就是“接地气”。“底气”和“接地气”二者兼顾,加之畅抒个人心境的“情杯”二字,从题目便可看出书中文章之风格神韵,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书中第一辑《草木文润》除含上述的《颐园听雨》之外,还收录了多篇文章。文章用或朴实、或抒情、或古典、或生动有趣的笔触描写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和感悟。《根的情怀》,由根而发,升华至对人民群众的赞扬;《误入荷花深入》,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看到了乡间生活的美好和恬静;《“枫”情万种》,片片枫红用生命之火点燃自己,为萧条的晚秋时节营造出“红于二月花”的色彩,却在盛极之时被秋风和严冬撕碎入泥,自有一种悲壮的气度;《老鹰与风凌石》,老鹰的浴火重生和风凌石的磨砺精神,赋予我们逆境中的生存之道,“鹰石如此,人何以堪”;而《听蝉》一篇尤为令人难忘,文中对童年捕蝉小事的回忆极有趣,少小时捕蝉而不懂“禅”,如今蝉声依旧,明白了蝉亦是“禅”,明白了“生活的意义不在饮琼浆,喝仙露,而在于歌唱”。海德格尔说:我们心灵的全部勇气,是对存在之第一声呼唤的回应。蝉的歌唱,可以看作是蝉对生命、对自然的“回应”。法布尔的《昆虫记》告诉我们,蝉从幼虫到成虫,要在黑暗的地穴中韬光养晦4年,从卵到成虫,竟然要辗转17年!用17年的砥砺、煎熬和等待来赢取阳光下一个月的短暂歌唱,藉此表达对自然的敬意,展示自己生命的尊严,这样的“回应”是何等地感天动地。正因为此,历代文人对蝉的“回应”也留下了不少千古名篇,如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中云:“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而王昌龄远行塞上的感兴,孟浩然送别远行人的离情,王维居官不贪、衣食艰涩的境界,都令后人沈浸浓郁,含英咀华。而伟康贤弟对蝉的“回应”是“生活的意义……在于歌唱”,这一点睛之笔,表达了他对行走在这个物欲横流社会里的人们的善意提醒与诚恳呼唤,这也特别显示出这篇美文独特的人文意义。

第二辑《红色之旅》。“红色”是革命的颜色,是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的颜色,更是那些为实现民族解放与自由而牺牲的战士们的鲜血的颜色,神圣而不可亵渎。“红色之旅”便是对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的瞻仰和缅怀。马克思墓、列宁墓、毛泽东故居、古田会议纪念馆、延安、嘉兴南湖……这类文字,稍不留神,便干涩,便概念,便直露,但由于作者态度诚恳,情倾肺腑,因而文字朴素而感性,在对革命领袖和革命圣地寄托绵长思绪时,很好地规避了文章沦为空洞的政治说教的风险,这一点尤为不易。

第三辑《神州揽胜》收录的文章颇多,大抵是游览中华名胜时的即兴感悟,作者每每心有所动,便落笔成趣。文章涉及的名胜美景,我实地游览的并不多,但由于作者细致的描述,读时便有身临其境之感,加之时有出现的小典故,更添“赏趣”。读书人常说的“文学的魅力”,在此可见一斑。如《诗画扬州》一文,便写得诗画浸润,人文交叠,很有一番情致。孩提时背诗,总能背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印在脑子里,是一幅桃红柳绿、水暖长堤的所在。在这篇文字中,“淮左名都”的记忆,瘦西湖的诗情画意,古巷的风情雅致,二十四桥的朦胧意境,都有古诗佐证,仿佛扬州城存在了千年,也是文人骚客们用最美妙的文字以“接龙”的方式在精神层面上鲜活了千年,到了最后,真如作者写的,是“从诗画里走出”的了。

第四辑《寻觅记忆》。十分难得的是,作者搜检的记忆,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不局限于私人记忆,而是放大到民族的、人类的群体记忆。那些几乎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沉默古物,承载着伟人们给予它的深邃力量,在文字中向我们迎面走来。上海仓城,“述不尽万千风情,道不够古今人文”;成都杜甫草堂,见证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家国情怀;临潼鸿门遗址,记录了楚汉之争的伤痛;重庆钓鱼城,是苏轼笔下“壁垒雄关峙险峰,鱼山血染映天红”的英雄城;长沙岳麓书院,“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曲阜夫子庙,儒魂幽香,在炎黄子孙千回百转的血脉里流淌;北京卢沟桥,以它命名的“卢沟桥事变”既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也是全民族抗日救亡的开端。它的存在,让我们不忘国耻,也更有勇气创造未来;而英国斯特拉斯福小镇,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这里创作了一大批属于全人类宝贵财富的鸿篇巨制。伟康贤弟在这个“仰之弥高,瞻之弥远”的地方驻足凝思,也令我想起伊丽莎白女王的一句深情表达:宁愿舍弃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印度,也不愿舍弃莎士比亚。因为,正如诗人托·斯·艾略特所说,看莎士比亚的作品,头脑简单的人可以看到情节,较有思想的人可以看到性格和性格冲突,文学知识较丰富的人可以看到词语的表达方法,对音乐较敏感的人可以看到节奏,那些具有更高的理解力和敏感性的听众则可以发现某种逐渐揭示出来的内含的意义。难怪伟康贤弟会感叹,这个人口不到2万的小镇竟比英伦三岛更有名。

第五辑《直抒胸臆》收录的八篇文章是所有文章中最“不淡定”的,这也暗合了“直抒”二字。散文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自由的文体,它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和限制,所以散文中针对某种现象或事物所表达的喜怒哀乐也应该是最淋漓酣畅的。从书稿中,时时读到作者对当今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的抨击,针砭时弊,振聋发聩,直抒胸臆,教人自省。当然,作者的重锤之下,更有融化坚冰的暖风:屹立的胡杨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昭示生命的坚强;汉字间架方正,音韵优美,象形生动,表意鲜明,是中华文明的锤炼和浓缩;与书为友,读有所得,读有所循,读有所用,读有所乐;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才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坚硬和柔软并存于文人的内心,体现在文字上便有犀利和温和之分,但不论是哪种风格,都是作者人生感悟的真实写照。而力透纸背的,是伟康贤弟端庄的人品、清澈的目光与丰润的修养。

孙犁为《贾平凹散文自选集》作的序中曾写道:“对于文章,作家的情操,决定其高下。悲愤的也好,抑郁的也好,超脱的也好,闲适的也好。凡是好的散文,都会给人以高尚情操的陶冶。”我想,《根的情怀》做到了。如果还有什么期待的话,那么,明天,我愿伟康贤弟从这里出发,用清朗的文字去拓展新的人生版图。

是为序。

(文:陆军;编辑: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