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总体目标和将上海戏剧学院建成创作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要求,受市委宣传部委托,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关心支持下,历时两年的上海戏剧学院“高级戏剧影视创作班暨同等学力研究生课程班”于16日下午圆满结业,上海市文广局领导马博敏、我校主持工作的副院长韩生、副院长孙惠柱以及戏文系、研究生部有关负责同志、参与“高编班”教学的校内外专家、教师代表以及高编班全体学员出席结业典礼。
会上,韩生副院长和马博敏总监先后讲话,向来自全国各地的19名学员表示鼓励与祝贺。
此次“高编班”的19名学员来自全国十个省市,其中从事专业创作的13人,他们中有“国家精品工程”获奖剧目编剧、省市级多次获奖剧目编剧,有富有经验的资深作者,也有来自部队、电视台的青年创作者,还有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影视行业的策划、制作人等。此外,也有从未有过创作经验的业余爱好者。
两年来,根据要“使该班能为上海创作与积累一批新品、使该班出人出成果并直接作用于上海的戏剧影视舞台,成为上海戏剧和影视创作的一支生力军”的培养目标,我校专门为“高编班”制定了一整套教学思路,即:以创作实践为中心,以“教授讲系统课程、专家讲重点课题、名流讲热点话题”为特色,采用学生自我设计、自由选择,院内外教授作家分别辅导、阶段性集中与个别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强化“第二课堂”作用,充分利用上海城市的文化交流平台,多观摩,重交流,努力促进项目实践。
在校内,为“高编班”配备高级职称教师任课和剧本辅导;在校外,广泛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专门为“高编班”讲课,据统计,先后为该班授课的专家学者有姚远、王仁杰、过士行、李龙云、籁声川、罗怀臻、张献、黄蜀芹、李天纲、汪义群、金复载、倪震、严敏、汪天云、贾鸿源、黄威若、马中骏、贺国甫、孙雄飞、郭涤、张先等二十余位。根据“高编班”学生程度不一、要求各异的特点,共开设了四类三十余门课程。
经过近一年半的教学实践,“高编班”的学生获益匪浅,文化视野、理论素养和创作能力都得到了普遍提高。根据教学要求,19名学生共完成了40多部剧本的写作,其中包括话剧、戏曲,歌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等多种艺术样式。在他们创作的剧本中,话剧《都市TMD》、《黑眼圈》、《我那蓝色记忆的年代》、电视连续剧《离婚后的幸福生活》、歌剧《哥哥鸟》等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经或即将被搬上舞台。
在整个“高编班”的教学及创作过程中,始终得到了市文广局的关心支持,专门组织上海市的演出院团以及影视剧制作单位召开“剧本交流暨通气联络会”,让演出单位与创作人员零距离沟通,就剧本创作以及今后的合作商谈交流,为“高编班”学生上了一堂生动实用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