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文通讯(第2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01-18浏览次数:455

要闻纪录


二级管理奏响序曲  全系动员积极应对
戏文系召开“教学与创作(管理)工作研讨会”
  

  暑假刚刚拉开帷幕,然而对于戏文系教师而言,这并不意味着休息的开始,为新阶段的任务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又紧锣密鼓地提上了日程。

  7月22日,由戏剧文学系与创作中心联合举办的2007年度教学与创作(管理)工作研讨会在浙江嘉兴隆重举行,为即将到来的二级管理未雨绸缪,提前做出准备与计划。

  此次会议为期两天,中心议题是戏文系在二级管理的背景下,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思路以及工作方案。戏文系全体教师带着极大的热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还邀请了教务处长陈其毅、《戏剧艺术》编辑部副主任沈炜元等职能部门领导,共同为戏文系的发展提供思路和信息。

  此次会议也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关心。主持工作的韩生副院长亲临会场听取意见,并作出重要指示。贺寿昌书记虽然因公务在身未能出席,但专门在出发前,向我系领导提出了“聚焦培养目标、积极争取项目、加强辐射功能、抓好新办专业”等四点要求,对会议的成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作为前阶段教学发展大讨论的延续,也是对系里工作重心和根本任务的深化与细化,会议要求全体教师围绕新的发展思路以及学院二级管理目标认真讨论,具体到戏文系发展对策,每个教研室的工作计划与方案,各专业的定位与目标,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拿出切实的思路与方案。

  会上,系主任陆军教授介绍了学院实施二级管理的基本背景和设想,以及我系在实施二级管理时,亟待由院系双方协调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开展学院提出的二级管理方案,陆军着重强调学校此次提出实施二级管理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意义,不仅重要而且十分必要,我系要适应大环境的新发展,在秉承传统和发展创新中努力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一切条件,结合我系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宝贵经验,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办学活力,引领办学新潮流。

  针对系里的指导思想,全体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些讨论涉及本主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科研规划,发展思路等问题。

  在教学方法和观念上,各教研室普遍作出了与社会需求以及艺术市场现状相适应的思考,获得了不少具有启发性的见解。例如,写作教研室提出了“大编剧”的观念,以应对传统编剧教学适应面狭窄的问题,认为我系编剧教学应该向新兴媒体领域拓展,能够覆盖现有主要艺术门类的文本创作,培养的学生不仅能承担舞台剧本创作,而且能够承担影视乃至动漫、游戏领域的剧本创作。史论教研室决定加大应用理论教学力度,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艺术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开设相关评论课程,挖掘和利用媒介资源,及时获取行业最新信息,同时加快建设戏剧批评学教材。

  艺术管理和艺术教育教研室针对几年来教学实践的经验,对艺术管理的性质进行了梳理和反思,认为艺术管理的核心在于策划和规划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熟悉和了解戏剧制作流程和工序,教学模式应当转向对文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研室决定尽快完成文艺项目策划与运作专业课程的建设,成为本专业学生贯穿全部学程,由简单单元到复杂单元的专业主课,全面训练学生策划文艺活动,并且组织实施的能力和技巧。

  此外,各教研室还在教材建设,重点攻关科研项目的规划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共设计了包括《戏剧元素写作》、《编剧思维》、《独幕剧编剧教程》、《戏剧批评学》、《观众心理学》、《舞台演出工作论》等三大系列近三十本教材的选题,基本覆盖了本系各专业的全部专业课程。在科研方面,写作教研室拟定了《编剧数据库》项目方案,史论教研室计划开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剧场现状调查》项目,艺术管理与艺术教育教研室计划申报《青少年人格优化戏剧系统》项目。这些新规划的项目都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应用性。在小组讨论上,各教研室还审议通过了本教研室的学年工作计划。

  经过一天的大会和分组讨论,会议最后进行了总结和交流,各小组代表分别汇报了讨论成果和情况。韩生副院长也亲临会场,听取了汇报,并作重要讲话。韩副院长指出,二级管理势在必行,有着必要性与紧迫性。看到戏文系的材料非常欣慰,戏文系历来为学校做了很多贡献。这次应对二级管理,又走在了前面,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为其他院系借鉴;各教研室的计划,很具体,并体现出向社会辐射的新思路。一系列科研项目如编剧数据库、人格优化戏剧系统等,整合了很多资源,也是原创,希望能够取得圆满的进展。韩副院长的鼓励,让全体与会教师倍感欣慰。

  两天的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陆军老师总结了此次会议的五点收获:制定了学院二级管理的方案;完善了本科教学计划与方案;通过了各教研室工作计划;明确了下学年工作计划与重点;创意与梳理了一批有价值的科研项目。

  嘉兴会议为戏文系的发展拓宽了思路,奠定了基础,它的成果必将在未来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陈梦迟)


新学年 新举措 新气象
-----我系召开全体教师会议部署新学年工作

  戏文系全体教师大会近日召开,会议通报了暑期工作动态,传达了上级有关领导指示精神,重点部署了新学期的工作任务,为下一阶段各项工作的蓬勃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月14日,戏文系全体教师济济一堂,借熊佛西楼老干部活动室进行新学期的第一次大会。会议由系副主任汤逸佩教授主持。首先由系总支书记吴小钧副教授通报了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2007年“教育部加强高校管理,进一步治理商业贿赂”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及中共上海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同志在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吴小钧书记主要从两方面概括了两位领导同志的讲话要点。在党风廉政方面,近年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心主要是加强财务管理、规范高校产业、加强基建管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以及治理乱收费等理方面。此外,在全面推进高校内涵发展方面,主要是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和市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聚焦高效内涵建设,研究和探讨以改革为动力增强高校办学活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促进上海高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最后吴小钧书记就系里有关班主任与辅导员的临时调动做了通报。

  随后,由系主任陆军教授对暑期系里工作情况和近期工作安排作了通报与布置。他首先传达了教委主任沈晓明同志在上海市高校党政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要点,并且结合实际工作,重点对我系如何贯彻教委和院领导关于加强内涵建设的要求,如何保证科研教学的质量,提出了要求和具体工作方案。如在科研项目上,重视项目的高质量和实效性,杜绝华而不实的现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提出“一师一招”的理念,每个教师在本专业领域要有过人之招,以此保证我系专业教学的领先水平。

  陆军教授接下来又向全系汇报了暑期工作情况。虽然今夏酷暑异常,但是许多教师放弃了休息,为系里的工作奉献力量。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完成了十二件重要工作,为今后局面的打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暑期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自我系7月22日召开嘉兴会议后,将会议主要精神和思路整理成8000余字的文件,呈送院领导,以获得院里对我系二级管理方案的支持;经过反复论证和讨论,拟定了《故事开发和应用实验室》等八个具有前沿性强,含金量高,应用前景广阔的科研项目;自六月开始筹备的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高级编剧进修班已落实生源,共招收了40余名学生,并完成了该班的教学计划,将于国庆长假后开学;在即将举办的国际小剧场戏剧节中,我系负责的剧目遴选与学术论坛等准备工作也进展顺理;为改善工作条件,系里还挤出有限的资金,完成了办公室的装修,尽管经费有限,但是办公环境焕然一新。

  此外,还进行了常年招生计划制定、科研项目申报、尖子学生剧本创作规划、学生创作基金筹建等一系列工作。

  在暑假工作情况总结的基础上,陆军教授代表系里部署了新学期的工作,向各位教师发放《戏文系近期工作思路》等文件,要求各位教师认真规划和申报《科研规划登记表》,《专题讲座申报表》,《“一师一招”申报表》等教研文件,选准专业重点突破口,以有力的提升教学水平。要求班主任与各位老师带好班,上好课。要求我系的学生工作要有特色,重实效。

  最后,汤逸佩教授做了总结发言,强调本学期系里的工作重点在于科研项目的攻关申报和教学质量的完善和提高,希望全系教师共同努力,在两方面都稳步前进。

  目前,戏文系新学期会议的有关精神正在得到贯彻和落实,各项工作正有序而紧张的开展着。(文哲)


我系承担的“第四届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学术活动圆满完成

  10月21日上午,在我院新空间举行的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研讨会为本届国际小剧场展演划上了精彩的句号,而担纲这次学术活动的组织和承办工作的是戏剧文学系。国际小剧场展演由于其特殊性,历来由表、导演等演出单位唱主角,戏文系以直接参与者的身份投身其中,这在已经举办了四届的国际小剧场展演中,尚属首次。

  在此次小剧场展演活动中,我系承担了剧目挑选、演出评论以及学术研讨等工作。系里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暑假前就开始着手准备。陆军教授和汤逸佩教授以及我系戏剧文学研究所所长厉震林教授、史论教研室主任刘庆老师,共同组成了领导小组,缜密的筹划和布置各项工作的开展。经过反复论证和推敲,确定了研讨会的邀请嘉宾以及研讨会论题和议程,确保了研讨会的质量和水准。此外,在汤逸佩老师、厉震林老师以及刘庆老师的主持和指导下,我系学生还创刊了《青年戏剧报》,全景式地报道了此届小剧场戏剧展演台前幕后的活动情况。该报作为学生戏剧评论的平台,在全院尚属首创,得到了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贺寿昌书记还为该报题了名。

  我系对此次展演做出的贡献,凝结在最后的研讨会上。此次研讨会共组织了国内外各个参演剧团的主创、演出人员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的教授、国内外戏剧界的专家、学者以及我校师生代表出席。党委书记贺寿昌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会议分别由孙惠柱副院长、汤逸佩教授、厉震林教授以及导演系主任卢昂教授主持,研讨会以“戏剧教育暨表演工作坊的现状与未来”以及展演剧目《两条老柴玩游戏》为主题进行,议题引起了各位嘉宾和学者的热烈讨论。复旦大学的顾晓鸣教授和周斌教授、南京大学的吕效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谢柏粱教授、上海文联创作中心的邹平教授等,以及林克欢、熊源伟和陈佩斯等戏剧实践家都做了精辟的发言,对于戏剧的功能,表演的技术以及演员训练方法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反思,许多观点对我国戏剧的要害问题有着敏锐的触及和把握。研讨会上,各剧组的主创人员还对自己的创作过程进行了介绍,拓宽了与会者的视野和思路。

  戏文系的此次参与,为举办小剧场戏剧展演的学术活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也为今后的小剧场戏剧展演提炼出鲜活的学术和理论资源做出了探索和准备。(张园)


07年度开学典礼举行  我系师生展露风采

  9月10日,是新学期第一天,莲花路校区的剧场里,戏文系师生和全校领导、老师、同学欢聚一堂,参加了2007学年开学典礼暨庆祝教师节大会。这次开学典礼,也标志着07级新生大学生涯的开始,会上,他们不仅首次体会到了学院全体大会隆重而热烈的气氛,而且在一连串的表彰名单上,分享了自己所在系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戏剧文学系也以出色的表现,在全校师生面前做了一次精彩的亮相。在孙惠柱副院长宣读的本年度在专业领域内获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名单,以及优秀班主任名单上,一次次出现的我系教师名字,是对戏文系的优异工作和不懈努力的最大表彰。在今年的教师表彰中,我系共有10人获得21项各类奖项,其中包括叶长海老师获得的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奖,陆军老师、厉震林老师获得的上海文艺人才基金理事会优秀文艺人才奖等等,既为全系赢得了荣誉,也证明了戏文系的专业实力。

  此外,戏文系年轻老师徐珺还获得了上海戏剧学院“2006-2007学年”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这不仅是对徐珺老师个人的鼓励,也是对戏文系05艺教这个集体的一种肯定。徐珺老师带领这个班级组织上海戏剧学院昆曲社,广泛参加社会艺术实践,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一荣誉的获得,也是对我系在教书和育人两方面取得的成绩的肯定。

  展露风采的不仅仅是教师,而且有刚跨入校门的年轻学子。作为新生代表发言的是戏文系07级新生王林同学,她的发言,代表了所有新生对上戏的美好憧憬,赢得了热烈的共鸣和掌声。

  开学典礼上获得的荣誉,对于戏文系全体师生是一种鼓舞,今后学院的光荣簿上,一定会镌刻上更多他们的名字。(小王)


叶长海教授访谈

编者按

  我系教授叶长海先生,系我国戏曲学领域著名专家。叶教授目前担任我院戏剧戏曲学研究中心主任,最近,在他的主持下,我院戏剧戏曲学专业申报全国重点学科获得成功,并同时获得博士后流动站资格。此外,叶长海教授还因教学科研的突出贡献,荣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奖两项荣誉,为此本刊特派记者对叶长海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孙曼临,以下简称“记”。叶长海教授,以下简称“叶”。

  叶长海教授一直都是个大忙人。忙教学,忙科研;忙着赶赴一个又一个学术会议的现场,忙着审阅一篇又一篇的学生论文。秋日的上午,阳光和煦,叶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接受了笔者的采访,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忙碌但却从容的叶老师的近况。

  记: 叶老师,您好!非常感谢今天您能接受我的访问。首先祝贺您获得了2006年度、2007年度上海市教学名师及上海市育才奖。

  叶:谢谢!其实,同许多老教师相比,我还差很多。我们学校有一大批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的老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乃至一辈子,他们才是真正的名师。对我个人来说,给予这个荣誉,这是对我工作的鼓励与鞭策。

  记:听说这个学期您新带了好几位外国留学生,我们大家都挺感兴趣的。

  叶:是,今年报考我们学校研究生的人数特别多,尤其是博士。所以今年我招收了三位国内的博士生,另外招收了两位国外的博士生,一位是日本的,一位是韩国的。硕士今年也招收了两位,一位是国内的,一位是韩国的。

  记:好像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您看,今年您就招收了三位分别来自日本、韩国的研究生。

  叶:这个情况就说明现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东亚国家对我们更加关注。这里面也有历史原因,本来我们就有一个共同的大文化圈。以往研究中医、中国古典文学、哲学的外国留学生比较多,从现在开始,戏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来我们学校学习戏曲的外国留学生更多地把视点投入到当前的各种剧种的演出实际。所以那个韩国博士生来上海学习不到2个月,几乎观看了近期上海舞台上所有的戏曲演出。面对这样的一种状况,我们要考虑怎样更好地实施我们博士生的培养计划与方案。因为外国留学生同我们大陆学生的情况不同,他们会遇到文化、生活习惯等许多方面的困难。他们在学习上所投入的时间、花费的精力比我们大陆学生多得多,很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要从各方面多多关心他们,制定合适的培养计划,使他们能在中国获得更大的成果,回去可以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

  记:就在不久以前,我院“戏剧戏曲学”成功申报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您作为此学科的带头人,在申报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能给我们谈谈申报的具体情况吗?

  叶:我们上戏有60多年的历史,“戏剧学”或“戏剧戏曲学”本来基础就很好。这几年学院各个方面工作都有很大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经过去年的本科教学评估之后,我们在很多环节上都有了很好的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次戏剧戏曲学申报国家重点学科成功,是历史积淀的结果,也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上世纪90年代,我院的“戏剧戏曲学”就成为市教委的重点学科。2001年、2005年两次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对我校这一学科投入力度相当大。我院党委今年年初则提出将“申重”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所以说此次申报成功正是上海市教委和我院各级领导决策的成功。

  记:据说此次国家重点学科中的六个研究方向都很有特点,能跟我们具体谈谈吗?

  叶:选择我们学校有特色、有优势的学科上报非常重要,要把它们向全国介绍出来嘛!所以在以往上海市重点学科的基础上,这次上报的六个研究方向中,“中国戏剧研究”,包括中国戏曲研究、中国话剧研究,这在全国都具有相当的优势,明显地居于领先地位。“外国戏剧研究”也是我们学校一个传统的研究方向,成果越来越多,团队建设也越来越好了。还有“表导演研究”和“舞台美术研究”,这也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培养过很多的优秀人才。尤其是舞台美术研究,除了保持艺术教育方面的优势外,在技术层面也有很大的突破,像虚拟实验室、灯光实验室,各方面都与高科技紧密结合。此外,还有两个新生长点:一是“创意研究”,这同戏剧艺术创造是分不开的,推动了整个学科的发展,引起了国际国内的瞩目;二是“人类表演学研究”也走在全国前列。这些新的突破点对我们学科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也有极大的好处。

  记:那此次申报成功对学科今后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呢?学科目前的发展还面临那些困难呢?

  叶:首先,成功申报是一种认同,标志着这个学科现在站在全国最前沿,上海市对我们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增加,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全校师生的自信心。但困难也就接着来了,国家教委对我们这个学科的要求就更高了,全国也都在看着我们。我觉得在两方面我们学校都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从学科研究力量上来说,我们学校在这一方面的力量还是不足的。尤其是受到市场、商业化的影响,能静下心来做艺术创造与学术研究是不容易的。另外从教学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各专业实际上都面临缺少优秀师资的问题。老一辈教师退下后,中青年教师如何跟上?怎样继承优良传统,同时超越前人水准?这其实很难,因为现在的学生要求都很高。所以,在现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感到身上的危机感很强。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要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依靠全国与上海市的支持,依靠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把校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记:叶老师,我们知道前不久您受邀赴北京参加了一次有关“昆曲与《牡丹亭》”的学术研讨会,您能给我们谈谈那此会议的情况吗?因为现在很多青年学生都对昆曲很感兴趣。

  叶: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新世纪以后,不仅国内,包括全世界对昆曲的关注度都明显提高,这同国际社会都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关。2001年昆曲被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还有像古琴、新疆木卡姆、蒙古长调都陆续被评上了。整个世界都在关注这个事情,因为非物质文化的生命比物质文化的生命更脆弱,不加以保护就很容易消失掉。二十多年前,昆曲的整体实力很弱,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文化水准的提高,昆曲首先在知识分子中被引起注意,比如白先勇,他把两岸三地的力量结合起来,以苏州昆剧院青年演员为主体,演出此次青春版《牡丹亭》,可谓是“青春靓丽,满台生辉”,很好地展现了美,受到青年学生的喜爱。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是香港大学,他们刚刚成立了昆曲研究中心。另外,在三本《牡丹亭》在北京上演的同时,我们上海正在上演全本《长生殿》。昆曲为我们展示了辉煌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是对我们继承与创新能力的双重考验。我们对中国传统戏曲的未来持有无限的期待,并充满信心。

  记:叶老师,非常感谢今天您接受我的采访,谢谢!


我系陆军、叶长海教授喜获2007年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

  日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2007年度优秀教材评审工作。在45所高校选送的458本教材中,我系陆军教授编著的《编剧理论与技法》荣获2007年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这是我院继2003年胡妙胜教授编著的《阅读空间—舞台设计美学》获一等奖以后又一次喜获殊荣。同时获奖的还有叶长海教授、张福海副教授编著的《中国戏剧史》,该教材荣获2007年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周俊)


2006——2007年度我系教师获奖名单

一.综合类
  叶长海  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奖
  徐珺   校“2006-2007学年”优秀班主任
  吴小钧  从事教育工作30年特别荣誉奖
  金家驹  上海市教委、市老年教育委员会“我们的好老师”荣誉称号
       2006年度上海市“百万家庭学礼仪”系列学习活动优秀志愿者

二.科研与创作类
  陆军   上海文艺人才基金理事会优秀文艺人才奖
       《编剧理论与技法》,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叶长海、张福海   《中国戏剧史》,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
  厉震林  上海文艺人才基金理事会优秀文艺人才奖
       论文《中国电影的奥斯卡情结》,第三届中国高校影视研究学术奖二等奖
       电视文学剧本《金鸟》,第五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铜奖
       论文《精致的平民戏剧》,第五届中国戏剧文学奖一等奖
  赵耀民  第十八届开罗国际实验戏剧节金奖
  宋光祖  剧本《司马迁》(与人合作),第五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银奖
  刘明厚  “2006年度内为繁荣上海戏剧艺术事业做出杰出贡献奖”
       论文《剧作家的社会责任》,首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并名列榜首
       论文《小剧场京剧<红拂>的审美特质》,第21届中国田汉戏剧奖论文
  沈亮   论文《德里达论戏剧》,第二十届田汉戏剧奖一等奖
  刘庆   论文《清代戏园演出管理分析》,第三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二等奖
       论文《不疑处有疑——陈多先生学术思想摭评》,第二十一届田汉戏剧奖论文二等奖


增强科研实力,提高教学质量
――我系召开新学期科研系列会议


  科研项目的攻关对于专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开拓专业老师的知识视野,及时领略和把握本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并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最终转化为促进学生专业提高的“生产力”,从而为专业发展、教学改革带来活力;另一方面,科研成果的又是本系老师在相关领域内所达到的学术水平的标志,是一个研究团体、教学团队在国内外相关领域成就、声誉的证明,对于把我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艺术院校的办学目标极其重要。有鉴于此,戏文系在暑假期间,就积极开展了关于科研项目规划的部署,我系召开了各教研室主任参加的科研工作会议。

  在会议上,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确立了以科研项目带动戏文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在整个项目的建设上,侧重于进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创立新的学科方向。根据我校偏重于实践的特色,在选题上选择申报与国民经济、国计民生、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课题,注重课题的科技含量和实践可操作性。在项目管理上,采取分级、分类管理的策略,专门成立主管科研的戏剧文学研究所,设立科研领导小组,根据不同的项目层次和类别,配备以中青年老师为主的科研团队,团队内部可以交叉组合。同时动员我系丰富的研究生资源,将他们纳入整个科研体系当中,不仅能够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拓展他们的理论视野,同时也是转变研究生培养观念的有益尝试。

  在思想认识上达成一致后,各位老师开动脑筋,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专业领域、研究专长、戏文系及学院将来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多项申报课题。经过集中整理,目前已有数个课题上报到学院并受到院领导的重视,学院正在精心加以培育,争取通过集中攻关,近期内在几个大科研项目上有所突破。(小山)


“2006高级编剧暨同等学力研究生课程班”圆满结业

  根据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总体目标和将上海戏剧学院建成创作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要求,受市委宣传部委托,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关心支持下,历时两年的上海戏剧学院“高级戏剧影视创作班暨同等学力研究生课程班”于16日下午圆满结业,上海市文广局领导马博敏、我校主持工作的副院长韩生、副院长孙惠柱以及戏文系、研究生部有关负责同志、参与“高编班”教学的校内外专家、教师代表以及高编班全体学员出席结业典礼。

  会上,韩生副院长和马博敏总监先后讲话,向来自全国各地的19名学员表示鼓励与祝贺。

  此次“高编班”的19名学员来自全国十个省市,其中从事专业创作的13人,他们中有“国家精品工程”获奖剧目编剧、省市级多次获奖剧目编剧,有富有经验的资深作者,也有来自部队、电视台的青年创作者,还有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影视行业的策划、制作人等。此外,也有从未有过创作经验的业余爱好者。

  两年来,根据要“使该班能为上海创作与积累一批新品、使该班出人出成果并直接作用于上海的戏剧影视舞台,成为上海戏剧和影视创作的一支生力军”的培养目标,我校专门为“高编班”制定了一整套教学思路,即:以创作实践为中心,以“教授讲系统课程、专家讲重点课题、名流讲热点话题”为特色,采用学生自我设计、自由选择,院内外教授作家分别辅导、阶段性集中与个别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强化“第二课堂”作用,充分利用上海城市的文化交流平台,多观摩,重交流,努力促进项目实践。

  在校内,为“高编班”配备高级职称教师任课和剧本辅导;在校外,广泛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专门为“高编班”讲课,据统计,先后为该班授课的专家学者有姚远、王仁杰、过士行、李龙云、籁声川、罗怀臻、张献、黄蜀芹、李天纲、汪义群、金复载、倪震、严敏、汪天云、贾鸿源、黄维若、马中骏、贺国甫、孙雄飞、郭涤、张先等二十余位。根据“高编班”学生程度不一、要求各异的特点,共开设了四类三十余门课程。

  经过近一年半的教学实践,“高编班”的学生获益匪浅,文化视野、理论素养和创作能力都得到了普遍提高。根据教学要求,19名学生共完成了40多部剧本的写作,其中包括话剧、戏曲,歌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等多种艺术样式。在他们创作的剧本中,话剧《都市TMD》、《黑眼圈》、《我那蓝色记忆的年代》,电视连续剧《离婚后的幸福生活》、歌剧《哥哥鸟》等受到社会的关注。

  在整个“高编班”的教学及创作过程中,始终得到了市文广局的关心支持,专门组织上海市的演出院团以及影视剧制作单位召开“剧本交流暨通气联络会”,让演出单位与创作人员零距离沟通,就剧本创作以及今后的合作商谈交流,为“高编班”学生上了生动实用的一课。(小溪)


我系高级编剧进修班开学典礼隆重召开

  10月9日,伴随着一场台风过后的清凉,来自泛珠江三角洲的一群新生,迎来了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生活的第一天,他们就是戏剧文学系2007高级编剧进修班的学员们。上午九点半,开学典礼在红楼东排练厅隆重举行,党委书记贺寿昌、主持工作的副院长韩生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出席会议的还有教务处处长陈其毅、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马麟鸿以及戏文系领导和教师代表。

  开学典礼由戏文系党总支书记吴小钧主持,韩生副院长首先讲话,他指出泛珠江三角洲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有过许多领先的观念和实践,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范本,在文化艺术事业领域,既有历史积淀的资源又有当代革新的经验,来自这些地区的同学,有着相对较高的起点,学院对他们寄予很高的期望,会为高编班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平台。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在一年的学习中,结出硕果。

  随后,系主任陆军、系副主任汤逸佩分别就院系发展历史、高编班的“品牌教育”特点、本届高编班的办学思路以及课程设置等情况做了具体发言。同时,陆军老师对学员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学员们尽快转换角色,认真学习,注重团结,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努力做到:当一个好学生;交一批好朋友;出一部好作品。(文溪)


我系首次为召开学生剧本论证会

  9月14日上午,戏文系与创作中心联合为04级学生朱舫召开了一次由师生共同参加的剧本论证会。为一位在校学生召开剧本研讨会在我系乃至我院是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我系对尖子生培养工作的重视。

  今年6月底,系里有关领导和教师建议戏文04级学生朱舫根据其畅销小说《绝杀》改编成一部同名小剧场话剧。朱舫同学放弃暑假休息,积极准备,几易其稿,写出了详细提纲。《绝杀》拟采取“戏中戏”的结构,通过剧中作者“朱古力”与剧中人就三段不同情节展开的互动,展示作者对人性困惑的反思与探询,体现出我院学生对社会与人生的严肃思考。

  在讨论会上,与会老师充分肯定了朱舫作品的原创性和实验性,同时也针对作品不足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陆军老师认为该剧有基础,但太庞杂,要学会做减法。戏的第三个段落比较好,场面完整,冲突尖锐,也有独到的细节,而前二段戏叙事线索不够清晰,也缺乏内在联系,因而建议以第三段落为基础来展开剧情。孙祖平老师认为,作为实验性强的小剧场戏剧,朱舫同学不妨与导演系同学共同探讨、商定剧本的情节与结构。其他老师也对朱舫同学的构思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讨论会是一堂生动的写作示范课,也是老师们编剧经验的交流会。与会老师表示,就在校学生的剧本展开讨论,是师生之间一种可贵的互动交流,不仅对学生的创作热情是一种鼓励,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也颇有启迪,能够让老师在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创作实际基础上,更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孟梦 陈梦迟)


起跑线上的风采
——07级戏文专业新生顺利报到

  8月28日,上戏红楼中人头济济,来自全国各地的07级新生汇聚一堂,穿梭于各个教室,开始了新生报到的流程。
  或许因为上戏新生良好的素质和较强的独立能力,也或许因为学院周到充分的前期准备,在8月28日的新生报到过程中,无论上海本地学生还是远道而来外地学子,都很少会看到家长包办代替或帮忙张罗的场景。更多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新生根据门口张贴的报到流程示意图找到各个教室,有条不紊地完成整个报到过程。不时地,我们还会发现,有已经完成报到的同学继续停留在了现场,自觉充当志愿者,为新同学们指点方向、提拿行李。
  由于报到手续繁多,许多大二、大三的师哥师姐们也参与了接待工作,使得新生们刚一踏入上戏的校园,就感觉到了扑面的春风。在戏文系的新生报到过程中,这一点尤为明显。每一个报到的新生都受到了师姐师长们的热情接待和悉心相助,好多不知就里的同学都错把他们当做了上戏的老师。
  晚上六点,在红楼整修一新的教室里,07级戏文班的50名新生第一次坐到了一起,参加新生见面会。想当初,凭着一腔热情和对文学、戏剧方面粗略的了解,大家报考了戏剧学院,可真正进来了,“戏文系要学些什么?我们将来要干什么?”一个又一个问题摆到了大家的面前。大家将兴奋、期盼和带有一点迷茫的眼光投向了讲台上的领导、老师们。
  戏文系主任陆军老师面带微笑地欢迎同学们之后,不负众望地解除了新生们内心的疑问。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艺术家不可能批量生产,因而上戏也不会大规模扩招”,言下之意,就是要同学们充分把握上戏实施“精英教育理念”的机会,学习专业知识。同时,陆军老师还将上戏的大戏剧教育观和创新教育观向同学们作了阐述和解释,鼓励同学们要多方面学习相关知识并开阔思路不断创新。
  之后,戏文系支部书记吴小钧老师也就“我们能否与上戏的文化背景相符”发表了讲话,鼓励新生把握来到上戏学习的机遇,不断积极进取,在学习生活中相互团结、相互帮助。最后祝愿同学学习到本领并在接下来的军训中取得收获。
  短短一小时的见面会很快结束,但同学们都在心中留下了思考、留下了启迪。新生们牢牢记住了陆军老师所说的“树立远大目标,养成良好习惯”;也记住了吴小钧老师希望的“珍惜学校、珍惜在上戏的每一天”。如何完善自我、如何度过四年的学习以及如何将艺术之路进行到底,成了每一个戏文新生的心声。(朱梦)


我系2007迎新晚会热力开演

  9月24日晚七点半,伴随着激情澎湃的串烧音乐剧,2007戏文系迎新晚会正式拉开了帷幕。小剧场里座无虚席,戏文系主任陆军、党支部书记吴小钧、戏文系副主任汤逸佩以及班主任和有关老师亲临现场,院团委书记陈云老师应邀出席,与同学们共度这段美好时光。

  晚会共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以红、黄、蓝三色代表激情、回忆和梦想。在悠扬婉转的配乐声中,一张张珍贵的图片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组名为“昨天,今天,明天”的照片向我们展示了戏文系学生优秀的精神面貌、严谨的学习作风,以及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引起我们的许多回忆,同时也让我们对未来展开无限憧憬。

  别看戏文系的同学平日里总是安静的读书写字,可个个都是多才多艺。林彤的长笛独奏把我们带入如梦如幻的仙境中,05艺教和07戏文的劲歌热舞为现场注入青春的活力。最让人刮目相看的要数挑战VITAS《歌剧2》的徐博杰,他的高难度超级高音博得了阵阵喝彩。

  除了精彩的节目,师生互动的游戏环节也充满趣味。有的老师被蒙上了眼睛,绕过重重障碍,寻找最终的目标;有的老师与同学框在一条绳索里,争抢自己面前的矿泉水瓶。台下的同学个个乐得前仰后合。

  晚会中,戏文系主任陆军老师、党支部书记吴小钧老师以及朱国庆老师分别为同学们送上祝福,我们将牢记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在今后的学习生活里继续努力。

  晚会最后在《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落下了帷幕。2007迎新会是师生欢聚的盛宴,是承接希望,放飞梦想的舞台,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刘研、汤倩尔)


我系首次常年招生工作取得圆满成果

  10月6日,戏文系有关教师参加了一次特殊的招生考试。这比常规招生提前了将近3个月的考试,是我院常年招生工作正式启动的标志。这一举措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也给有志于戏剧艺术的考生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实现梦想。

  我系今年为常年招生作了严肃而充分的准备。尽管常年招生规模不大,但是系里依然组织了一批资深教授,对每个考生的报考条件和提供材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以便全面而客观地了解考生的业务素质和基础。

  此次报考我系的考生共有7名,分别来自贵州、浙江、安徽、黑龙江等地,其中大多为文学艺术爱好者,个别考生已经有实践经历,显示出了一定的竞争实力。经过严格的笔试与面试,这些考生中的一部分,幸运地成为我院常年招生政策的首批受益者。(陈梦迟)


学生党支部赴“淞沪抗战纪念馆”举行组织生活

  10月26日,携着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的喜讯,戏文系学生党支部一行12人在魏东晓、牛文佳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位于宝山区临江公园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行党组织生活暨姚劼、惠喆两位同学的转正仪式。

  全体党员首先进入了淞沪抗战纪念馆,在讲解员的解说下,了解了淞沪抗战的历史;在珍贵的展品和翔实的资料面前,对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军民一心抗击侵略的事实前,党员们的爱国主义激情被进一步激发,接受了一次身临其境的党性教育。

  参观后,进入了本次党支部活动的第二项议程。全体党员在庄严的纪念馆前,开始了姚劼、惠喆两位同学的转正仪式。两位同学宣读了自己的转正申请,细数了自己在一年预备期内的成长历程,提出了迫切的转正愿望。经过了党组织的认真考察,姚劼、惠喆两名同学均以全票通过,顺利成为戏文系学生党支部的正式党员。

  转正仪式后,本次党组织生活圆满完成。此次活动形式创新,教育内容直观,教育效果显著,全体学生党员从中汲取了力量,纷纷表示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非一)


我系学生担任学生会干部名单

院学生会
姚  劼(艺管04)   学生会主席
张凌南(艺管04)   社团联合会主席
惠  喆(戏文04)   学生会副主席
章楚吟(艺管04)   宣传部部长、社团联合会秘书长
于  洋(艺管04)   生活权益部部长
刘虹冰(艺管04)   宣传部副部长
张  抒(艺教05)   宣传部副部长 

干事
许芳婷(艺管04)  俞霞婷(戏文04)  朱  舫(戏文04)
张道思(艺教05)  徐  超(艺管06)  梁一冰(艺管06)
徐湉霞(艺管06)  苏  杭(艺管06)  刘婉颖(艺管06)
陈梦迟(戏文06)  徐  婷(戏文06)

系学生会
惠  喆(戏文04)   学生会主席
张凌南(艺管04)   学生会副主席
章楚吟(艺管04)   学生会副主席
苏  杭(艺管06)   宣传部部长
周  雯(戏文06)   宣传部副部长
张  抒(艺教05)   生活部部长
刘  研(戏文06)   生活部副部长
徐  婷(戏文06)   外联部部长
陈梦迟(戏文06)   组织部部长
王非一(艺教05)   学术实践部长
徐  超(艺管06)   学术实践部副部长
梁一冰(艺管06)   秘书部部长


我系办公室装饰一新  办公条件有所改善

  暑期,根据嘉兴会议精神,我系对所属各办公室进行了重新装修,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办公空间利用率。此次装修条件有限,经费有限,尽管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但经过合理布局和精心规划,还是使我系办公场所的面貌有了不小的改观,最大限度的改善了办公条件。

  我系现有教师25人,仅有办公室5间。改善办公条件,给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成了系里的当务之急。此次装修,主要将办公室内部及走廊进行了重新整修与粉刷,新增了一批办公家具,并且根据需要重新分配了办公室。使每个教研室有了自己的固定办公场所,便于教师的集中和业务的开展。此次装修的重点是教师休息室,复合地板、素色窗帘、液晶彩电、牛皮沙发,使十几平方米的空间充满温馨与典雅。

  装修工作于8月上旬开始进行,在系有关领导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历时20天,终于抢在开学前完工,给教师们的新学期带来了一点惊喜。(孟梦)


大事备忘

1、7月22至23日,由戏剧文学系与创作中心联合举办的2007’教学与创作(管理)工作研讨会在浙江嘉兴顺利进行。同时,戏文系创办的第一份刊物《戏文通讯》正式面世。

2、7月31日,在前期与湖南省文化厅取得联系及合作的基础上,戏文系2007高级编剧进修班招生简章正式出台,通过网络等面向全国招收生源。

3、8月1日至8月30日,为了做好上一届全国高编班的结业工作,戏文系组织力量抓紧编辑《上海戏剧学院全国高级编剧进修班学员作品选》,书稿分上、下2册,约60余万字。

4、8月1日至8月30日,本着节约原则,我系利用暑假对办公室进行整理装修,在有限的条件内尽可能地为各教研室与全体教师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

5、8月28日,戏文系与07级新生报到,同日家长见面会在红楼举行。遵照学院迎新工作安排,戏文系领导十分重视,会上同时为新生即将开始的为期十天的军训作了积极动员。

6、8月30日至9月8日,我系07级新生与全院新生一起赴青浦区东江青少年培训中心进行了为期10天的军训。

7、9月5日.,戏文系召开了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会,系领导、研究所及各教研室拟对上海市教委特色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进行申报。

8、9月14日,戏文系与创作中心联合为04级学生朱舫的剧本《绝杀》召开了剧本论证会,这是我院近年来第一次针对在校学生举行剧本论证会。

9、9月18日,戏文系配合创作中心举办“上戏杯”全国首届原创戏剧小品大赛征稿活动,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优秀戏剧小品剧本。

10、9月14日,戏文系新学期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在熊佛西楼老干部活动室顺利进行。会议通报了暑期工作动态,传达了上级有关领导指示精神,重点部署了新学期的工作任务,为下一阶段各项工作的蓬勃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9月24日晚,戏文系传统活动之一的“迎新晚会”(2007)在小剧场正式拉开了帷幕,师生一起共度了这段美好时光。

12、9月27日,主持工作的韩生副院长及财务部门有关领导来我系调研,旨在了解我系07及08年财政预算及使用情况。

13、10月6日,按照学院要求,戏文系顺利进行了2007年的常年招生考试,部分考生通过专业考试测评。

14、10月8日,外请专家RHEA(丹麦籍)来沪,开始为我系05艺术教育的同学们作为期2个月的教育戏剧工作坊训练。

15、10月9日,戏文系2007高级编剧进修班开学典礼在红楼东排隆重举行,贺寿昌书记、主持工作的韩生副院长,及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领导,与我系领导及部分教授和老师参加了此次典礼。

16、10月11日,我系与继续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艺术管理专业专升本班的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17、10月15日至10月21日,“第四届国际小剧场展演”顺利举行,我系承担剧目组和学术组的工作,由系主任陆军、系副主任汤逸佩分别担任组长,圆满完成了剧目挑选和学术研讨的任务。

18、“第四届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举行期间,我系学生主办报纸《青年戏剧报》正式创刊,该报作为学生戏剧评论的平台,在全院尚属首创,得到了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贺寿昌书记还亲笔为该报题了名。

19、10月16日,历时两年的上海戏剧学院“高级戏剧影视创作班暨同等学力研究生课程班”圆满结业,上海市文广局领导马博敏、我校主持工作的副院长韩生、副院长孙惠柱以及戏文系、研究生部有关负责同志、参与“高编班”教学的校内外专家、教师代表以及高编班全体学员出席结业典礼。

20、10月19日,为庆祝传统节日重阳节,我系邀请离退休教师重返学校,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21、10月29日,贺寿昌书记及学院各有关职能部门领导来我系调研。贺书记为我系认真分析了形势,提出了要求,希望戏文系能够在十七大召开之后的大好形势下全面实现自身新的发展。

22、11月,我系叶长海教授编著的《中国戏剧史》以及陆军教授编著的《编剧理论与技法》两本教材,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2007年度优秀教材评审工作,分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米朵)


创作之窗

陆军教授三部新作上演

  继2002年有六部大戏同时在全国上演,2003年上演滑稽戏《男人三十一枝花》,2004年上演话剧《相约星期六》,2005年上演姚剧《母亲》以后,今年陆军教授又有三部大戏同时登上舞台。这三部新作分别是婺剧《我们的村庄》、黄梅戏《红楼探春》、粤剧《蝴蝶公主》。

  婺剧《我们的村庄》,由五个独立的故事组成,共同构成一幅现代化农村的全景画。古装戏曲《蝴蝶公主》,取材于美丽的广东民间传说,通过蝴蝶公主咏蝶择婿、情歌助危、种蛊示爱、离魂相逐的传奇故事,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恋情。古装戏曲《红楼探春》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对“探春”这个在大观园诸小姐中最有光彩最有个性的人物内心进行了艺术诠释,对探春和赵姨娘的尴尬母女关系进行了艺术渲染,刻划了探春对赵姨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爱恨交加的复杂心理,塑造了一个比《红楼梦》中更为完整、清晰的自尊、自强、善于自省又矛盾重重的“探春”。(小山)


孙祖平教授话剧新作《母亲的守望》面世

  孙祖平教授是话剧舞台的多产作家,继引起广泛关注的作品《天堂的风铃》之后,最近又将有新作问世。暑期中孙教授一直致力于四幕话剧《母亲的守望》的创作,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三稿的修改。

  此剧系根据我校电视学院副院长赵韫颖教授编剧的熱播电视连续剧《老娘泪》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位年迈的母亲,为了挽救身犯腐败罪行的儿子,不顾年迈体弱,千里追寻畏罪潜逃的儿子,终于促使其投案自首,洗刷良心的耻辱的感人故事。

  此剧延续了孙祖平作品中,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人物情感世界的风格。以一个感人的故事为切入点,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度剖析,赋予了作品深邃的人生意味和哲理内涵,具有发人深省的思想冲击力。此剧对电视剧原作的容量进行了大幅的压缩,在确保故事的完整性以及可看性的前提下,融入了更多反思社会现实、追问人类良知的成分,突出了“守望儿子的灵魂,守望母亲的本分,守望老百姓的道德底线”的主题。该剧上演时,相信会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体验。(文西)


叶长海教授参加“纪念高则诚诞辰700周年暨《琵琶记》学术研讨会”

  10月29日至11月1日,我系叶长海、刘庆等老师参加了由浙江省文化厅和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纪念高则诚诞辰700周年暨《琵琶记》学术研讨会”。

  高则诚创作的《琵琶记》是古典戏曲演出选本中收录最多的作品,传播极广,无论是内涵的丰富、结构的精妙以及文辞的声情并茂,在古典剧作中都堪称典范,被后人称为“南曲之祖”。1956年6月,中国戏剧家协会曾在北京召开关于《琵琶记》的讨论会,气氛热烈,观点迥异,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相聚在《琵琶记》作者的故乡,重新审视、研讨这部古典名剧。

  会议秉承了上次讨论的探索精神,从不同角度展开学术争鸣,在版本、文化、主题、影响、艺术特色、人物分析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颖见解。此外,学者们还参观了高则诚的故居,近距离地感触到抚育了这位伟大戏剧家的山水风情,并饶有兴致地观看了由当地剧团精心演出的《琵琶记》,领略了古老的“永嘉昆剧”的魅力。(文清)


朱国庆教授《艺术哲学》获资助

  我系朱国庆教授,长期致力于生命价值艺术观的研究,并已经在理论上有过丰硕的成果,其《艺术原理》课是对戏文系学生有过广泛影响的课程之一。

  近期,朱教授正在对其艺术思想进行新的整理和修订,相关专著正在加紧写作中。朱教授的艺术理论由于前沿性、深刻性、系统性和现实针对性突出,因而受到了相关学术机构的关注,朱教授的科研课题《艺术哲学》为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出版基金选中给予资助,并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是上海社会科学界唯一获此殊荣的专家。(文贤)


刘明厚教授应邀出席易卜生纪念会等学术活动

  作为上戏易卜生研究中心负责人,刘明厚教授继去年主持召开上海易卜生国际研讨会之后,最近应挪威驻沪总领事馆总领事诺和平先生的邀请,于2007年9月1日晚上,在上海大剧院观看了音乐戏剧《培尔·金特》。这是为纪念挪威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逝世100周年,挪威国家歌剧院与上海交响乐团的一次联合演出。这套管弦乐组曲是爱德华·格里格专门为易卜生的著名诗剧《培尔·金特》所创作的。一位是享誉世界的音乐家,一位是公认的世界级戏剧大师,这两位同时代艺术家的合作可谓是珠联璧合。音乐戏剧《培尔·金特》在表现形式上很受上海观众的欢迎,演出过程中剧场效果热烈。在欣赏格里格细腻的、充满诗意的优美旋律中,由于戏剧表演的介入,使得普通市民对遥远的挪威经典戏剧作品和音乐作品因理解而产生了共鸣,产生了由衷的亲切感和审美享受。

  在演出结束后的酒会上,刘明厚教授组织戏曲分院京剧《培尔·金特》剧组的主创人员与来自挪威国家歌剧院的独唱演员、培尔·金特的扮演者特隆德·哈尔斯滕·莫艾(Trond Halstein Moe)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中国、挪威二位“培尔·金特”一大一小,年龄上的差距与语言上的障碍,并不妨碍彼此的沟通。中国“培尔”的扮演者康小虎与扮演母亲的何畅当场用肢体语言表演了京剧《培尔·金特》第一场中的片断,引得挪威的“培尔”开怀大笑,兴趣盎然。双方演员就中国戏曲以歌舞伴表演,与当晚的音乐戏剧《培尔·金特》有某种相近之处,达到了一定的共识。

  之后,刘明厚教授写了观剧评论《培尔·金特与不朽的音符》发表在东方网东方评论上。挪威领事馆看到之后打电话给刘明厚教授说,他们要把它翻译出来发回国内,感谢中国学者在两国的文化交流上做出的贡献。

  此外,刘明厚教授还于10月18日至20日参加了在上海大学外语学院召开的第13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这是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专门就美国戏剧的研究所召开的会议,第11、12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分别是在山东大学和苏州大学进行的。刘明厚教授作了题为《美国戏剧中的生存与选择》的大会发言,受到与会学者、专家以及研究生们的高度重视与肯定。她的二位研究生董维拿、张富坚也向会议提交了论文。(小溪)


厉震林教授参加高校影视教育学术活动

  8月21日至8月24日,厉震林教授赴杭州浙江传媒学院参加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第九届(2007)年会暨影视文化与教育学术研讨会。

  厉震林教授作为委员会常务理事会成员作了主题发言,并主持了分场会议。在会议上,他的论文《中国电影的奥斯卡情结》获得了第三届中国高校影视研究学术奖二等奖。他的论文《论香港电影明星的性别表演》入选第五届(2007年)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年会文集——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文集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底公开出版。(肖屯)


我系师生参与《课间好时光》剧本创作

  日前,戏文系部分同学在魏东晓老师指导下,承担了迪斯尼公司片集《课间好时光》的剧本创作。该片集是迪斯尼公司第一次将项目从剧本创作到制作完成完全交由我国国内的尝试。在意大利原创基础上,全世界数个国家的编导演人员同时进行各自的翻拍,由我院表演系洪彬老师导 演的这部片集获得了迪斯尼总部及意大利原创人员的一致肯定。
  四月开始,戏文系06级的徐超、脱雅乔、乐晨迪、王英曜、章明珠、沈幸吉,以及文编05级的沈昱辰同学陆续参加了编剧工作,并利用暑假在拍摄期间进入剧组实地修改,不仅获得了相当的实践经验,而且熟悉了一线环境,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文尧)


学生习作

军训日记
8月31日 阴

  5:06分,我完全清醒了,寝室里其他人的床也开始发出“咯吱”的声音,从大家翻身的频率来判断,同学们都醒了。起床哨的时间应该是6:00,但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将闹钟调到了5:30。每天上午都有内务检查,如果一个寝室的内务被扣到8分以下,整个寝室就会在全校面前通报批评。大家都默契地想着要早起搞内务,叠被子、排牙杯,不能给戏文系丢脸。这两天常常有一种错觉,虽然大家都只不过刚刚认识,可在同一个寝室一起生活、训练,仿佛已经认识了好久了,好像我们一直就是一个集体一样,很默契,很熟悉。

  6:20分,集合时间快到了,我们寝室还在抓紧最后的时间扫地,寝室长让我再检查一下地面,地面不知哪来的水渍,遇脏一化,成了黑乎乎的一片。找不到拖把,我情急之下抓起抹布就开始清理,“锯——”集合的哨声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每个人都条件反射往外赶,急急忙忙擦好地,可抹布实在来不及洗了,只能想办法藏起来。柜子里比较能藏东西,我把黑乎乎的抹布往柜子里一丢,又抓起书包往里一塞,门一关,戴上帽子就冲下楼去集合了。

  这件事让我一直念叨了一个上午,以致于晨训的时候开了两次小差。我老是在想:万一教官查房分,在柜子里发现那块“有罪”的抹布怎么办?万一我们寝室被扣分怎么办?越想越真实,越真实越绝望,越绝望越后悔,痛下决心,今晚就把地拖干净,扫清楚,省得明天又手忙脚乱做“坏事”。直到开始训练正步走,我的注意力才完全投入了训练中。作为队伍的“一排一”,不管横排还是竖排都以“一排一”为中心,因此我特别想表现的好一些,这个念头总算把早上那块“抹布”给压了下去。

  今天的训练强度比昨天的更大,很多同学都打了报告到一边休息去了。虽然比我们都舒服,但她们也错过了最有意思、最有技术含量的“擒敌拳”。“嘿!”“大!”“杀!”这么有气势的声音再配上手和脚散打一样的动作,真有一种英姿飒爽的感觉。我身边导演系的女生动作特别帅,害得我老是偷偷地看,偷偷地模仿她的动作。有时真想拉个人过来问问:“我俩的动作是不是一样?”一整套动作学完,大家都是又累又兴奋,回到寝室楼,整个楼面都是“杀!大!”的声音,屋子里也一样,看来今天晚上是睡不着了。

  大家都忙着复习“擒敌拳”,可我回寝室第一件事却是打开柜子,看看那块抹布是不是还在?门一开,万幸啊,黑乎乎的抹布正乖乖地躲在书包后面呢!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嘿!”我也可以一身轻松地和大家一起打“擒敌拳”了! (戏文07   王林)


浓浓绿营情

  在东江的最后一个晚上,我独自走在空旷的操场上。看着这块曾经留下过汗水,厌烦甚至憎恨的土地,此时却有难以言喻的愁绪涌上心头。是对结束艰苦的军训生活的欣喜?是对接下来学习生活的向往?不对,更多的,可能还是9天以来军训点滴中的感动和不舍吧……

一.新生情

  不需要刻意又客套的自我介绍。当一个寝室的同学碰在一起后,一个笑话,一个鬼故事,一个眼神和一个微笑就可以马上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生活轨迹的孩子们此时却被浓缩在了一个小小的寝室内,这般的相识就已经不可不说是种缘分。而将这份缘分延续下去的,便是军训期间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中所结下的友谊。

  几个女孩子们,一起抱怨着生活的全军事化,却又在早上提醒室友不要睡过头。一起整日嚷着要回家,却又都把宿舍当成自己温暖的窝。艰苦的训练过后,关上寝室门,这一间小小的房间就成了我们的天堂。

  当我们在训练中偶尔做个鬼脸苦中作乐的时候,当我们洗完澡后在操场上痛快得喝冰冻饮料的时候,当我们在互相比划着新学的擒敌拳的时候,当我们在熄灯后仍开始地说笑直到查房的老师来敲门的时候,当我们在听到自己寝室内务优秀后一起欢呼的时候,我明白,军训已经消除了新生间的陌生感,使我们在短短几天内就建立起了无可代替的友情和默契。

二.师长情

  “戏文班的同学几个没带水的?我帮你们买去。”训练中,正当大家都疲累得口干舌燥时,班主任一声平淡的问候却有如一阵及时雨,感动了每一个学生。

  军训期间的每一天,班主任及辅导员老师都会在一旁记录着我们的训练过程,休息时就来到我们的身边,鼓励并关心地询问着我们的情况。一位同学的肠胃不好,无法吃食堂供应的饭菜,老师们特意为她送来了面包和牛奶,每天询问身体状况。一次聊天中有同学开玩笑地提出想吃水果,第二天每个寝室就多出了一只甘甜清爽的大西瓜。怕我们的同学低血糖中暑,老师又为每位学生买了巧克力……享受着这些“特殊”待遇,同学们感谢在口中感动在心里。这些细小却又无处不在的来自老师们的关心,让我们这群离家的孩子们仿佛感受到了来自长辈的关心和温暖。

  并没有开始正式上课,老师就已经在晚自习中提出了对我们希望,教育我们艺术与做人的真谛,制定了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老师们的责任心打动了每一个同学,感受着师长的用心良苦,我们整个集体会在团结一心的同时绽放着属于每一个戏文学子独有的艺术光彩!

三.军衣情

  我们的教官不苟言笑,像一座碉堡似的往那一站,面无表情地对我们发号施令。我们和他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唯一有的对话也只是:“这排第三个!你动什么动!”“你,脚给我抬高!”连说话的语气也是千篇一律。

  第一次看到他笑,是在得知我们被选为“队列示范班”时,他像小孩子受到表扬一样的开心,黝黑的脸上裂开条笑容,露出白白的牙,话也渐渐的多了起来。有时休息时,我们这群不甘安分的小孩子会开他玩笑,问起关于他的事来,他总是扭扭捏捏傻笑着不肯回答,时间一长后他也不耐烦起来,板起脸大吼:“对你们太客气了是伐?全体蹲下!”

  最后几天,在我们得知自己的队伍不再是“队列示范班”,而且连最得意的擒敌拳也被上级否定掉后,一度士气消沉,连踏步也提不起精神来。教官在叫厌了“一二一二一二一二一……”后,想了下作出了个决定,教我们训练计划之外的擒敌拳后八式。这是别的队伍都不曾有机会学的。这招就像是一帖清醒剂,整个队伍在瞬间恢复了活力。出拳!劈腿!响亮的口号中我们找回了自信和骄傲。那一时刻,我们的队伍,我们的教官就是整个东江中最棒最优秀的!

  教官不再铁板着脸,在训练时能让我们休息他就让我们多休息会,而在连长来的时候提醒我们站直。他会笑着和我们聊天,罚动作最慢的同学表演唱歌。会和我们抱怨他自己训练时的苦,只言片语中流露出他也想回家的心情。

  最后一天的文艺演出上,教官站在台上,拿着舞美系同学为他画的画像,我们在台下为他欢呼,像叫一个老朋友似的叫他的名字。而他只是傻笑着,一句话也说不来,像个腼腆害羞的孩子。或者,他根本就是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而已……
 
  一切一切,构成了我们在东江军训生活的画卷,有苦有乐,有笑有泪。军训生活的记忆都是那么活生生地反复在脑海中跳跃,感动和不舍随时随刻都流动在每一根血管中。军训虽苦,但浓浓的军营情却是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与源泉。再怎么累,闭上眼睛休息的时候,心中淌过的仍是人与人之间情谊的暖流……

  离开东江的那一天,我坐在车上看着教官们敬礼目送着我们离开,几乎热泪盈眶。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军训后,我们上戏新生都已成为了一家人,为着自己的理想去奋斗。而这军训的十天,就是我们大学生活的一篇朴实而有深意的乐章!

  再见东江!加油上戏!(戏文07   汤祈岑)


剧海观潮 

不疑处有疑
——陈多先生学术思想摭评

刘庆

  在陈多先生的《剧史思辨》一书的扉页上,他引用了宋代理学大家张载的一句话作为题词:“为学要不疑处有疑,才是进步。”50余年来,陈多先生潜心于戏曲史和戏曲理论研究,其治学精义可以归纳为:“疑”、“思”、“辩”三字。其中“怀疑”精神是根基,对以往研究中的陈见习说的质疑常常成为他就某个学术问题展开讨论的契机——为此他自称为“非主流派”。有疑而后有思,再以缜密的资料考证和逻辑推理为依托,撰文辩驳,提出新见。这样的研究思路在陈先生的著述中体现得十分鲜明,并贯穿于以下三个主要论题里。

一、“演剧”、“文学”与戏剧的关系

  近、现代中国戏剧史的研究由王国维先生的《宋元戏曲史》所发轫,历经百年的累积,收获丰厚。然而陈多先生却以为其主要观点中仍存在许多需要重新探讨之处。他在肯定王国维先生作为学科创始者的卓越功绩的同时,吸收董每戡、周贻白等先生的观点,并加以发挥,明确地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迄今为止的中国戏剧史研究成果,大多数也是在王氏所奠立的学术建构体系基础上做进一步地深入与发展的,它形成了20世纪中国戏剧史研究的主流”,而由此而造成的研究路径上的偏差具体体现在对于“戏剧”与“文学”的关系问题的认识上。陈多先生对于主流戏剧史家的辩难基于如下的逻辑起点:由戏剧的角度或文学的角度来观察戏剧演变的历史,虽然研究的对象基本相同,但其审视的出发点、立场和评价标准都存在着不容混淆的原则差别。以此为展开,陈先生从几个方面深入进行了探讨。

  通常认为,中国戏剧起源于“巫”,成熟于宋、元时期,理由之一是我们如今看到的最早的文本限于此时。但是在陈先生看来,既然不同意主流戏剧史的研究起点,那对于其结论自然就有再探索的必要。戏剧既然与文学并不“相表里”,今日能否见到文本便不能成为断言中国戏剧起源或成熟的标志。他提出,“我国的戏剧早于史前宗教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即已萌生,如傩和蚩尤戏即是以黄帝和蚩尤之战为生活原型的具有戏剧成分的表演;并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形成”。这一结论在他的《古剧略考》、《先秦古剧考略》二文中得到详细的论证,他指出 “巫觋之兴”虽然在戏剧发展史中起过重要作用,“但它终究只是戏剧、歌舞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一个历史中间环节而已”。在闻一多先生演绎《九歌》方法的启示下,陈先生对自殷周时期的歌舞和史诗到战国时代的艺术作品如《诗经》中的“生民”、“召南”、“关雎”、“击鼓”、“静女”、“谷风”以及《大武》、“蜡祭”、“优孟衣冠”和《庄子》中的“说剑”等进行了分析。他以理解原有歌词、史料为基础,揣想当时的演出条件并安排有关角色的上下场、分配台词、设计动作,将其推演为一出出声色斑斓的歌舞剧演出。这种将合理的学术想象、严密的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陈先生的研究中被运用显得十分自如。

  中国的宗教性戏剧历史悠远,具有广泛的民间性和观众基础,其影响延及今世,但这类演出常为戏剧史家们有意或无意地忽略。陈多先生别具只眼,将祭祀剧、古傩剧、目连戏等宗教性质戏剧榫合为其中国早期戏剧研究链条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尝试以此廓清戏剧史的演变脉络。相关的研究同样是由对于通行观点的异议引起的。针对一般认为宋杂剧仅仅是演出一些“滑稽调弄”的短剧的看法,陈先生指出,既然资料显示“目连救母”杂剧作为应时节令戏在北宋已有众多的观众和演出机构,那么不仅宋杂剧的演出不会只局限于滑稽短剧,目连戏本身也不会如孙行者般是“从石头里迸裂出来”,理所当然地有它的“前史”,这意味着将中国戏剧成熟的标志定于宋、元的观点存在了可疑之处。而追溯目连戏的历史,陈先生将其与南北朝时的“乡人傩”表演相联系,认为“至迟在南北朝时的‘乡人傩’中,戴面具装扮的角色已不限于传统的方相氏、十二神等,而有了新的发展。其中较特殊的一点就是借助了佛教的力量,吸收‘金刚力士’等佛教天神参与表演‘逐疫’”,由此而提示了佛教与中国戏曲如何发生关联的新思路。

  这种对于宗教性戏剧演出地位和价值的重估,在校正戏剧界的研究标尺、拓宽研究途径、厘清许多缠讼日久的理论疑团等方面都具有前瞻和创发的意义。这一工作在今天仍属起步阶段,有着广泛、深入的探索前景。

  陈先生针对一些将戏剧史视为文学史、将剧本文学作为戏剧主角的观点提出异议,重新张扬了“演剧”的地位。他从回顾戏曲的历史入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考察,认为“一部戏曲史主要是以剧目的演出为核心构成的。”在他看来,通过表演、演出来创造剧目,这样的方式才是传统戏曲创造的主渠道;传统戏曲的兴盛繁荣局面,主要是靠它支撑起来的。与此相反, 常被已有的戏剧史、文学史和戏剧文学研究著作当成“主角”的“文人之作”, 实际上只不过是偏师、细流而已!由整个戏曲史来看,这样的舞台艺术创作流程既是戏剧形成很久很久以后才有的“新事物”;而且它的被较普遍采用,是迟至二十世纪中期才开始的。陈先生并无意否认文学在戏曲中的作用,他认为戏曲、话剧、歌剧等戏剧样式的演出,都具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文学,一是表演艺术(包括动作、音乐、舞蹈)。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可偏废。但由于各自特性的不同,又自然而然地有所分工。音乐和舞蹈的长处是具有强大的表现情感的感染力;弱点则为在表述思想上有其模糊性和多义性,很难十分清楚地说明某些确定的意思。而语言文学的长处和弱点则恰恰与此相反:直接扣击心灵情感的感染力不如前者;但正和生活中的说话一样,即使是再复杂的概念、情节,都可以把它表述出来。

  顺延着这样的思路,在陈先生戏曲研究的结穴之作——《戏曲美学》一书中,可以看到他对于中国戏曲美学特征的概括也是由演剧的立场加以归纳总结。他以“媒介论”引导全书主旨,指出“戏曲是以歌、舞、诗为主要物质媒介来表演的戏剧”,正是由于戏曲表演所采取的特殊手段使得它与其他戏剧样式有所差别:戏曲难以如实地再现生活,而长于直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内心状态。而他随后所提炼总结的十六字口诀式的戏曲美学特征均是从表演角度所生发:“舞容歌声”、“美形取胜”是戏曲表演的外部形式,“意主形从”是戏曲表演的美学意蕴,“动人以情”则是戏曲表演的内在动机和情感旨归。该书的基本内容表明:对于戏曲的演剧以及歌舞表演特性的重视已然成为陈多先生学术研究的一块重要基石,并于其上垒建起了日渐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

二、“舞台性”与戏剧作品批评

  陈多先生不仅依托戏剧的本性——演剧——来重新审视戏剧嬗变的历史,概括戏曲的美学特征,还从这种本性出发,将是否适应舞台演出作为对历代戏剧作品展开艺术批评的重要标尺。他十分赞赏李笠翁“填词之设,专为登场”的精辟论断,始终以舞台标准来衡量戏剧作品的优劣。标尺易寻,可若以此为立足点进行戏剧批评,一则需要有不盲信成说的怀疑精神和理论勇气,同时也有赖于对作品在戏剧艺术层面上的全面把握和精微分析才能达到。在陈先生的戏剧批评中清晰地体现出了这种特色。

  陈先生的思辩锋芒首先指向了几部主流戏曲史家眼中明清传奇的扛鼎之作。例如《桃花扇》。与多数学者对该剧的结构特色持肯定意见不同,他的批评意见是十分尖锐的,认为孔尚任写作过程中以桃花扇串联侯、李爱情,所使用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神龙戏珠”的笔法并不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全剧大多数篇幅无涉于‘离合之情’”,侯朝宗这一人物虽然看似将“兴亡之感”的戏贯通起来,“但他既不处于时间矛盾、冲突的焦点范围之内,又没有首尾衔接的行动标的、贯穿动作,他的认识、态度、行动,对矛盾冲突的发展很少有何影响。”因此, “全剧没有真正的贯串线,谈不上埋伏照应、筋脉联络等戏剧结构章法”。同时强调,这样的结构可用来写小说和历史,“但由于读史、读小说和看戏的欣赏状态、心理差距甚大,因而用它来结构、组合戏剧,就不适宜了”。

  另如《娇红记》一剧在不少当代戏剧史家眼中也是颇受瞩目和好评的,陈先生却认为像这样一个“几百年间没人搬演、观演过,根本没有到‘剧坛’晃荡过的‘戏’”,从戏剧的角度来看,“算不算戏剧艺术的一分子,有没有取得‘戏籍’,都还成问题。”而竟以此为“戏”,更还以此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主要还是以文学标准而非舞台标准来评判戏剧作品,属于“错把词坛当剧坛,把一种用‘剧本’形式写的文学作品误当成‘戏’了;而这和以表演艺术形式来体现的戏剧艺术,却是不大有关的两码事。”

  陈先生一方面以“舞台”立场来审视一些多有盛誉的作品中存在的弱点,提出与主流评论相异的看法,同时对于那些观众喜爱,“在舞台上能量颇大”,但因文学性不够而为学者所忽略的作品,则予以了充分的关注和肯定。例如关汉卿的《钱大尹智勘绯衣梦》一剧,陈先生便认为它在“文学成就”和“思想性”方面,或许不及关氏的其他杰作,因此较少为当代学人所注意;但它的唱白是为发挥戏曲舞蹈形体表演魅力而设的,可演性很强。

  陈多先生是学界著名的李渔研究专家。他对这位在戏剧理论和剧本创作方面都卓有建树又多遭诟病的清代戏剧大家“情有独钟”。在一系列研究中,他不仅撰文探讨李渔的戏剧理论和剧作,还对其生平、思想和价值观有过精深的阐发。他将李渔的戏剧意识概括为“舞台性”、“通俗性”、“娱乐性”和“商品性”。在陈先生看来,这四者是符合戏剧本体规律的,并且相互生发,“总的说是适应观众的剧场欣赏要求”。其中舞台性更是戏剧作品之所以能为观众所接受、容纳的重要基础。

  陈多先生对于戏剧作品的分析充分考虑到舞台呈现的各个方面,并以是否符合戏曲的歌舞特性以及舞台效果的好坏来评断其价值。若套用古人的话,这样的标准可称之为:“不关‘演剧’体,纵好也徒然”,其思路与前述陈先生有关戏剧史的探讨是一以贯之的。

三、“民众化”与戏剧的命运

  对一位思想敏锐、关注现实的学者来说,理论研究的视线并不会仅仅停留在过去。陈多先生治戏曲史,其立足点和结论始终与戏剧的命运相印证,并将对戏剧历史的种种思考来观照未来戏剧发展的走向,这是陈先生学术研究的一个特色。反思中国戏剧的历史和现状,他旗帜鲜明地提出并始终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便是——戏剧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从众随俗。

  陈先生是由两个方面对此展开论述的。首先是就戏剧作为舞台艺术本身的观演特性而言,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态,戏剧的观众层次不同,而要赢得大量的观众,无论人物的语言、观念、行动都应具有更为广泛的可接受性。作品该如何与观众意识接轨呢?陈先生在一篇研究关汉卿的文章中别出新意地指出关氏剧作的卓越之处在于从三个方面进行着“民众化”的努力。一是采用市井小民的种种观念、见识对上层社会人士的思想感情、行动规范进行改造,从而使剧中所表现的实质已是经过“市民”这一有色眼镜折射而变了形的生活。二是关汉卿在采用那些帝皇将相等政治风云人物来写戏时,常常不是把它写成“披袍秉笏”、“忠臣烈士”等政治历史剧;而是寻找这些“劳心者”和一般老百性共有的心理状态、思想情感,由此出发来解释历史故事,化政治历史剧为合乎世俗人情味的“悲欢离合”杂剧。三是关汉卿等正是把“庸下村俗”解决矛盾的思维方法引用到剧中,因此戏的情节进展、结局处理往往体现了百姓的机巧智慧,而有了在知识分子看来“极无理可笑”的之处,并使之发展成一种特殊的体例。上述观点旨在表明:关汉卿的主要成就正在于以普通民众的视角进行戏剧的创作,这是符合戏剧作品之所以能存活于舞台上的内在法则的,而这样创作思路理应为我们今天的剧作家所重视和学习。

  此外,从戏剧史的演变过程来看,陈先生认为戏剧一旦脱离了民众趣味,其生命力将大大萎缩。他通过比较三种明代刊本《白兔记》,指出其中在剧中人物气质上有鄙野与儒雅之别,在戏剧语言上有“入里耳”的口语与典雅绮丽的文词之别,在对观众欣赏能力的要求上有高、低之别,并认为以此为管道,可以透视明代传奇作品“畸形发展”,在普通观众视线中渐行渐远、最终走向衰落的过程。能够坦言戏剧是“商品”的戏剧学者并不多见,陈先生不仅正视戏剧的这一基本属性,并认为戏剧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特征、演出形态等是受到这一属性的制约的,若希望戏剧获得广泛意义的生存权利,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就应与之相吻合,实质上也就是与观众欣赏需求相适应,否则只会面临失去观众的尴尬困境。

  综观陈多先生的戏剧理论研究,其基本态度是常以“怀疑”精神审视理论界的流行观点,于“不疑”处“存疑”,紧紧把握演剧性、舞台性、民众化这三个核心要素,来展开对于戏剧史、戏曲美学、戏剧作品和戏剧命运的探讨,脉络清晰,自成一家。同时,以其敢于辩争的学术个性、精深的学术积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达观、淡泊的人格风范,为后辈学人所景仰。


德里达与戏剧
——以戏剧的视角研究现实生活的哲学基础
沈亮

  中国有句老话:“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婊子无情,大家都能马上想到,这个最古老的体验行业里的从业人员进行的都是性与爱的表演,虽然表演有高低优劣之分,但有谁能相信在这种表演里有真情在?

  可是戏子无义,依照的是什么逻辑呢?回答是,演员在舞台上装假装惯了,自然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言行就不负责任,谁敢确定他说的话不是戏言而是真话?谁分得请他此时此刻是在作秀还是在生活?虽然这样的逻辑有点牵强,但是演戏和生活相比较,戏剧是假象,生活是真实,真实高于假象,生活高于戏剧,这个观点看上去倒也不象是个偏见。

  可婊子是否真的无情,戏子是否真的无义?尽管有很多个别具体的文艺作品超越了传统道德伦理层面而从人性的角度上证明了某些婊子未必无情,某些戏子未必无义,但真正从哲学和美学上为全体戏子翻案的,恐怕还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做得最精彩。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撼动了西方哲学大厦的基础,在攻击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写作实践中,在消解哲学与文学传统的区别和对立时,戏剧在他的解构策略里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重点旨在介绍德里达有关戏剧的理论论述,并进而指出,他的解构理论,作为美国著名戏剧艺术家和理论家理查德·谢克纳(Richard Schechner)人类表演学理论的基础,大大拓展了戏剧研究的视野,为人们运用戏剧艺术领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观察分析甚至是指导当今发生在现实领域的政治经济生活乃至个人生活提供了哲学理论基础。

一、德里达论戏剧的思想基础

  对雅克·德里达,大家已经很熟悉了。犹太人,1930年出生在阿尔及利亚,19岁获得学士学位,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60年,任教巴黎大学,1965年,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助教的位置一坐就坐了二十年,在本国颇受冷遇。1966年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召开的“批判语言和人文科学国际座谈会”上发表了《人类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一文,奠定了解构主义的基础,才终于墙外开花到处香,有了国际声名。

2001年“911事件”期间,德里达正在访问中国的北京、南京、上海。其人白发苍苍,一派绅士风度,自称从40岁开始,自己的头发就已经全白。他的形象,表面上看起来是个风度翩翩的法国绅士,骨子里却是个老顽童,令西方正统哲学家们头疼不已。[i]对于一切西方文化传统中所有解释语言、文学和哲学等的明确的、封闭的体系、既定的概念范畴、分类法,德里达见招拆招,毫不留情地予以攻击,颇有中国禅宗修炼里“逢魔杀魔,遇佛杀佛”的气势和境界,甚至不惜误伤自己,由这样一种疯狂来守护思想当然让人受不了。他的反传统的颠覆性的理论思路决定了他文体不可避免的零乱、晦涩、模糊甚至不知所运,而且一切企图对他的理论进行经典式的有条理的解释的人也必然会感到他在你背后嘿嘿嘿的冷笑。

  在探讨德里达和戏剧家们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对德里达的某些哲学思想作一个粗略的介绍。首先是逻格斯中心主义。

  逻各斯中心主义是德里达对西方形而上学的总称,它泛指各种各样的错误观念。在逻各斯中心主义者看来,世界的结构总是有一个中心,盘点西方哲学宗教,其中心依次为柏拉图的理念、亚里斯多德的宇宙第一动因、基督教的上帝、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以及存在、本质、真理等等。而科学和哲学的目的就是要认识这种中心。逻各斯中心主义者对返回本真,不作任何歪曲地面对本真有一种渴望,而不管这种渴望能不能实现。德里达认为,这种渴望目的在于控制某种焦虑:

  “中心化了的结构概念其实是基于某物的一种游戏概念,它是建构于某种始源固定不变而有牢靠的确定性基础之上的,而后者本身则是摆脱了游戏的。从这种确定性出发,焦虑就可以得到控制,而这种焦虑从某种意义上说总是被卷入游戏、被游戏捕捉及一开始就在游戏中引发的。”(德里达,2001,P505)

  但是,这样的中心压根就不存在,因为传统的思想对中心的看法有不可克服的矛盾,一方面,这个中心是独一无二的,它支配结构,但另一方面,它又不是结构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如果是,它就不是中心。

  “中心的悖论可以被说成是既在结构内又在结构外。” (德里达,2001,P505)

  所以,中心化的结构概念只是在矛盾中自圆其说,代表着一种无法实现的、自我毁灭的梦想。正因为如此,德里达的理论是解构主义。

  而德里达进一步认为,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以言语中心主义和在场的形而上学两大错误观念为支撑点的。

  言语中心主义的要义就是意义不在语言之内,而在语言之先,语言本身无足轻重,是表达意义的工具。

  正如中国古书《周易》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得意忘筌,得意忘言” 。如果按照意义的确定性划分,意、言、书应该有从高到低的等级秩序。

  而在《老子》里,更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的说法。

  所谓在场的形而上学,就是对本源的不断追求,并且现象后面总有一个本质,在能指的后面紧贴着一个所指,在意识的背后有个无意识……而本源的特征就是当下、瞬间和现在。

  简单地说,西方哲学之所以穷途末路,都是言语中心主义和在场的形而上学惹的祸。

  当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遭遇戏剧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当空的空间一旦成为舞台,艺术/生活、再现/现实、角色/演员、演出/文本、虚构/真实等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就建立了起来,对立的两极在我们的日常意识中是否也有着优劣高低的区别呢?

  德里达认为,在这些二元对立中,同样也隐含着逻各斯中心主义。戏剧,在德里达的理论实践中,有着异乎寻常的特殊的位置。

  “戏剧艺术应当是瓦解模仿最重要的而且具有特权的场所:因为它比别的艺术曾更多地被这种整体再现工程所标识,而在这种整体再现工程中,生命的肯定性让自己被那种否定一分为二掏个一空。这种再现的结构不仅烙在艺术中而且烙在整个西方文化中(其宗教、哲学、政治),因此它所指的远比戏剧建构的特殊类型要多。”(德里达,2001,P421)

  而本文将首先探讨他的理论著作中涉及到的三位戏剧家——卢梭、阿尔托和日奈。

二、论卢梭:浪漫主义的自我欺骗

  卢梭在《论文字学》里是德里达主要的解构对象。卢梭号称“本原的哲学家”,他推崇自然状态。语言的自然状态是口语,在德里达看来,在卢梭二元对立的世界里,自然是正面价值,文化是负面价值,自我在场是正面价值,文字是负面价值,是补充,是替代,甚至是堕落。

  卢梭认为医治这个世界的苦难的最好办法就是专注“现在”。他富有诗意地描写道:

  “夜幕降临,我仰望繁星点点的天空,俯视绿草茵茵的大地,最初的感觉妙不可言。我沉浸在眼前的一切中。此时此刻我仿佛获得了新生,我似乎将轻松愉快的情绪注入了所见的对象。我忘身于此刻中,心中一片空明;我没有意识到我的存在,也没有意识到身边发生的一切;我不知自己姓甚名谁,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真可谓心意悠悠、无忧无虑。”

  “我看到流水潺潺的小溪仿佛看到自己奔流的热血,我甚至梦想这血根本不是我的。我沉浸在令人陶醉的静谧中。每念及此,我就感到无与伦比的快乐。”[ii](转引自德里达, 1999,P450-451)

  这种感觉不禁让人想起陶渊明的饮酒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两种境界,何期相似。这是多少文人墨客要追求的人生境界啊。放下包袱,才能轻装上阵,忘却过去,专注现在,才能获得解脱,德里达也承认:

  “事实上,还有比其它更为原始的快乐吗?这种快乐的确是独一无二的快乐,确切地说,它是难以想象的快乐。”(德里达,1999,P451)

  这种快乐是如何产生的呢?因为此中的真意,是没有言语文字可以替代的,是欲辩已望“言”的,是妙不可“言”的,是没有意识到的存在,是在场的本然。但是,这果然是在场吗?

  德里达一语道破:

  “这便是想象的悖论:它仅仅唤醒或激发欲望,因为同样的原因,它在同样的运动中超越在场或使在场发生分裂。”(同上)

  没有想象,快乐可能存在吗?于是,这种快乐便随着想象一起飞翔,开始远离在场。在场在这里早已不是铁板一块,纯而又纯。陶渊明也露出了底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心一片,早就远远地飞到不知哪里去了,还可能在场吗?

  在这个基础上,德里达对卢梭关于戏剧的论述也展开了他的解构策略。

  卢梭同时还是法国十八世界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有着“浪漫主义运动之父”美称的。虽然他同伏尔泰、狄德罗同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先驱,而且自己也写过歌剧和喜剧。[iii]但是最终在戏剧问题上和另外两位大师的观点却大相径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和对狄德罗的《论私生子》一文的不同看法,导致他和百科全书派彻底决裂。要知道,他在信中反对在日内瓦建立喜剧院,而伏尔泰当时正在为日内瓦组织戏剧演出而进行紧张的斗争呢。他在那封著名的信中写道:

  “演员的才能是什么?就在于会装扮,善于模仿别人的性格,善于不照自己的真面目去表现给人看,慷慨激昂时仍能保持内心的冷静……演员的职业灌输给演员的是什么样的精神呢?下贱、欺骗、荒谬的自命不凡和可怜的逆来顺受的混合体,这种混合体使他适于扮演各种角色,就是不能扮演其中最崇高的人的角色,因为他们放弃了。……因此我们指责演员不在于他是否成了真正的骗子,而在于他把骗人的技能变成职业,而他所从事的这种职业只是在舞台上无害,但在其他地方都是有害的。”(卢梭,1991,P104)

  难道这不是法国版的“戏子无义”说吗?而且更为详尽,理由更为充足。

  卢梭也许是历史上少有的对戏剧进行全盘否定的思想家。他否认戏剧有亚里斯多德所谓的“净化”作用,认为戏剧有碍劳动,浪费钱财、与美德不相容、危及国家,而且男女演员实在是伤风败俗。德里达在《论文字学》中认为,前面四个理由并不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卢梭批评的归根到底不是场景的内容,不是它所表达的意义,而是戏剧的再现本身。再现本身似乎卢梭攻击的对象,再现被卢梭降到了更低的一个位置,对真实造成了威胁,就象文字对言语造成了威胁一下。

  相对于演员,卢梭为演说者和布道者辩护,因为他们的表演和表演者和被表演者的合一。他仅仅表演自己,他只扮演自己的角色,只以自己的名义说话,他只说出或应当说出他想到的东西,由于他本人与自己的角色相同,他恪守了自己的本分。

  如果这是表演者与被表演者的同一性得到实现的一种好的途径的话,德里达看到了另外一种:

  “较糟的方式是:不通过单纯的演员(缺乏他所表演的东西的演员)而是通过某个社会,通过一些俗气的巴黎人来体现这种同一性,这些人为了找回自己而忘身于某出戏剧中,忘身于戏剧的戏剧中,忘身于表演这个社会的喜剧的演出中。”(德里达,1999,P443)

  德里达敏锐地察觉到,卢梭对表演者和被表演者同一性的诉求是在场的形而上学的变种。现实却是,我们无法正式确定将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将可靠的社会契约与永远堕落的戏剧,将戏剧与戏剧化的社会分离开来的不可捉摸的差别。

  是啊,表演/生活之间真有那么一条明确的界限吗?

  卢梭认为有,所以他提倡节日和舞会,提倡没有表演的剧院和舞台,这就是露天的纯洁的演出,在广场中央竖起一根花团锦簇的柱子,把人们召集起来,这就是节日。而到了冬天,大家尽可以去参加新娘新郎的婚礼和舞会。

  显然,卢梭在此反对摹仿的艺术。因为光明正大的出场避免了危险的替补。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自从亚里斯多德在《诗学》提出了这一概念后,关于戏剧究竟是什么,戏剧的起源究竟为何的争论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于是便有了摹仿说,游戏说,宗教说,巫术说,仪式说等等。而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直是摹仿说。德里达自然不会去追问戏剧究竟是什么,在他看来,追问任何一个概念是什么,都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产物,都是先天地假定本质和本源或某个中心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关于艺术的摹仿说,德里达认为:如果自然被看作先于其语言的表达和艺术的存在,语言和艺术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不重要的。但是语言、符号艺术仍被珍视为尤其属于人类的,是人超越自然的手段,因此我们对于模仿艺术的态度必定是矛盾的。“摹仿将同时是艺术的生与死。”

  卢梭承认戏剧是摹仿的艺术,所以他反对戏剧,因为这封信,他的目的也达到了,日内瓦没有建立起喜剧院。他要远离剧院和演员,向往历史上的原始的节日的狂欢所带来的快乐,这是欧洲文化史上狂欢和狂欢思想的历史。这段历史后来终于在巴赫金狂欢化诗学里得到了恢复。这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里就不再展开。

  总之,德里达对卢梭的解构,当然并不想对节日、舞会或者剧院戏剧孰优孰劣作出他自己的判断。相反,他只是想对卢梭说:这两者之间的区别甚至表演和生活的区别,我看也有限的紧,请不要歧视剧院戏剧。

  其实,象卢梭这样,自己也写过几个剧本,最后却对戏剧反戈一击的人,历史上可以说比比皆是。

--------------------------------------------------------------------------------

[i] 1992年春天,剑桥大学试图授予德里达一个荣誉博士学位,消息传出,遭到一些哲学教授的反对。他们联名写信给《伦敦时报》,引起巨大反响。引发了史无前例的是否应该授予德里达荣誉博士学位的投票。投票以多数人表示赞成而告终。被称为“德里达事件”。详见《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P208,P23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何佩群译,包亚明校。

[ii] 卢梭《爱弥儿》,转引自《论文字学》,P450-451,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12月,德里达著,汪堂家译。

[iii] 卢梭于1743年创作歌剧《风雅的缪斯》,1747年创作喜剧《冒失的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