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承办“经典与当代——纪念曹禺先生百年诞辰研讨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9-21浏览次数:71

  9月13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及上海作家协会主办,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和上海市戏剧家协会承办的“经典与当代----纪念曹禺先生百年诞辰研讨会”在文艺宾馆会议厅举行,会议由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黄昌勇教授主持。

  上午的大会由德高望重的专家作主题发言。年逾耄耋之年的文艺理论家、现代文学研究家徐中玉和钱谷融老先生先后发言。徐中玉认为曹禺首先是个诗人,他的作品具有诗意。钱谷融谈到了曹禺作为自己师长对自己的巨大影响,并回忆起曹禺与白杨在重庆演出时的情景。中国话剧历史与理论研究会会长、原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所长田本相教授激情洋溢地作了题为“一个渴望自由的灵魂”的报告。他认为曹禺虽然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戏剧家,但同时也是一个生活在悖论中的苦闷灵魂,追求自由,渴望打破生活的樊笼与桎梏。他觉得《雷雨》是对生命压抑的一次爆发,而繁漪则是曹禺情感的化身。他同时也高度评价了曹禺的剧作,认为他的作品力图使人们走出“黑暗的坑”,是文学的、哲学的和宇宙的。中国话剧历史与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宋宝珍引用日本文学界的观点,从“文学是苦闷的象征”这一视角引申出曹禺的剧作特征,他以“我手写我心”,而苦闷是曹禺艺术的积淀。我系的曹禺研究专家曹树钧教授谈到自己年轻时出于对曹禺剧作的热爱,因此考进上海戏剧学院,他也回忆起自己对曹禺35年的研究历程。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南京大学的陆炜教授从文本细读的角度作了《雷雨》中“消失的角色”以及“《雷雨》的性解读”的发言。苏州大学朱栋霖谈到了苏州评弹对曹禺剧作的改编。

  下午的会议由三个自由发言议题组成,分别是:“经典的意义和当下的要求”、“现时代舞台对曹禺作品的演绎”以及“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曹禺作品”,由毛时安、汤逸佩以及周立民主持。陈明正、宫保荣、杨绍林、张仲年、吕效平等分别作了发言、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作了总结性的发言,她高度评价了本次会议的召开,肯定了上海戏剧学院在本次会议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在新时代中对曹禺的研究一定会走向一个更新的台阶。(图、文/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