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创作与时代精神》 ——我系举行《人文传承与治学方法》系列讲座(三)

发布者:戏文系发布时间:2019-11-11浏览次数:310


2019117日下午,我系主办的《人文传承与治学方法》系列讲座(三)在红楼209教室拉开帷幕,本次讲座以《戏剧创作与时代精神》为主题,上海戏剧学院原科研处处长、戏文系教授刘明厚老师担任主讲人,我系副主任徐煜教授主持讲座,我系系主任陈军教授参加并聆听了此次讲座。

首先,刘明厚教授讲述了一个“在扶贫干部面前装贫,又在亲家面前装富”的故事,并以此为切入点,指出戏剧创作既需要编剧技巧,同时也要有对生活深思熟虑的观察和思考。还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艺术工作者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每一部堪称经典的戏剧都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刘明厚教授列出了大量经典戏剧来说明这个观点,并佐以精心挑选的戏剧演出片段。

例如,莎翁早期创作正值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这一时期创作出了《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以及相信爱能战胜恨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莎翁创作中期,英国政权交替,人文主义理想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此时创作出了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刘明厚教授作为上海文化基金会的评委,从展演剧目中,挑选出了几部能反映当代时代精神和我国民族精神的剧目来说明戏剧创作与时代精神之联系:创新型地将杂技与戏剧结合的杂技剧《战上海》、上海戏剧学院原创话剧《军歌》、上海京剧院的《北平无战事》以及上海歌舞团的《永不消逝的电波》。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短剧,如儿童剧《孩子剧团》《我要做个好孩子》、滑稽剧《共享单车的一天》等。

刘明厚教授语重心长地给同学们讲道:在新时代语境下,艺术工作者要为时代发声。文学艺术与社会政治一向是息息相关的,现代舞台剧聚焦于政治与艺术的关系,只要按艺术规律创作,就能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艺术工作者要能真正了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中国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民族特性,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在编剧技法方面,刘明厚教授用丰富的实例告诉同学们,作品的故事逻辑和情感逻辑缺一不可,比如在描写红色题材的主人公时,要写人、写人性,要写出英雄人物普通人的情感,而要避免写成标签化的人物。

最后,刘明厚教授鼓励同学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希望大家能写出、导出更好的文艺作品!


文:19戏剧影视编剧孙宇婷 图:19社会表演学杨涛

编辑:曾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