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说什么,如何去说?——孟冰编剧工作坊第二次行课简报

发布者:戏文系发布时间:2020-10-22浏览次数:200

          20201012日至1015日,我校2020年文教结合工作室项目——孟冰戏剧创作艺术工作室“编剧教学工作坊”第二阶段课程在学校顺利开展。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我校兼职教授孟冰老师作为主讲老师继续为同学们进行教学指导。本次行课依旧采用个人剧本针对性分析加理论大课归纳总结的模式,孟老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更深入地掌握编剧技巧的要领。

行课之前,同学们都按照上一轮课程中孟老师指导后提出的建议,对自身剧本认真做出了修改,调整完善了结构、人物关系设置、情感转变、主题选取和表达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并提交了二稿剧本。在分析学生剧本修改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孟老师也分享了自身的创作经历,教导同学们通过修改的过程积极思考,触类旁通,继而自我探索戏剧的内在规律,勇敢地伸出触角感知戏剧,感知世界,进入到戏剧的情境之中,自然而然地迸发出丰富活跃而灵动的内容,并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戏剧观和创作方法。


 

    此次理论大课的主题为《专题戏剧理论课》。孟老师总结了学员们提交的剧本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是大家的剧本创作往往无法厘清自己究竟要说什么;二是编剧过程中不知如何设置戏剧矛盾。关于前者,孟老师指出,大家在创作剧作时更多在表达的是文学性的感受,而文学作品的感受往往是不适合舞台呈现的。他以《白鹿原》的小说改编经历和《玩偶之家》为例阐述了文学性表达和戏剧性表达的根本区别,大家在创作尤其是选取主题时,要定位于适合舞台展现的戏剧性命题,而非沉湎于案头,只可意会的文学性表达。针对后者,孟老师指出“一定要坚定地,把一切情节、事件的发展建立在合理性的基础上;一定要努力地,把一切情节、事件的发展建立在不可能的基础上”,这两句话均指向“如何组织戏剧矛盾”这一问题。同时,孟老师也讲到了戏剧性最重要的核心内容:要在选取戏剧性核心矛盾的基础上,用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带动情节和事件的发展。在课上,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倾听孟老师的事例分享和宝贵的创作经验,认真记录,并在小组课中与孟老师积极探讨。



 


在所有提交的剧本中,孟冰老师通过综合评估,拟选择其中一位学员张鑫的剧本《壁》作为本项目成果孵化的学生剧目演出剧本,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不断完善与打磨剧本。工作室也正在积极组建演出团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剧目演出筹备工作。课程结束后,孟老师与剧目排演的导演进行了交流,导演表示也会尽快提交一版导演方案,力求剧目有一个好的舞台呈现。

在孟冰老师的专业指导下,这一次课程又让同学们在编剧理论和具体实践写作两方面均收获颇丰,拓宽了其思路和想象力的同时更扎实了编剧创作的理论基础。戏剧为登台而设,期待课堂上孟老师与同学们探讨的剧本文本都能早日搬上舞台与大家见面。

 

                             (文:19戏文姚雨清   图:刘术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