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品教授受邀参与《中国戏剧学史》课程系列讲座之八

发布者:戏文系发布时间:2021-12-20浏览次数:228

   2021122日,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张伟品受邀参加《中国戏剧学史》课程系列讲座,为戏剧文学系戏剧学专业本科生带来题为《晚清民国的京剧批评》的报告。此前该系列讲座已陆续举办过七期,分别为《中国戏剧学的源与流》《元代戏剧学》《徐渭与〈南词叙录〉》《万历时期的戏剧学》《明末清初的戏曲评点》《李渔的编剧理论》《中国戏曲理论的近代转型》。


张伟品教授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京剧史的发展脉络和代表人物,依次为1790年徽班进京,京剧纪元开始,代表人物为高朗亭;1840年京剧进入形成期,代表人物程长庚;1880年,京剧进入成熟期,代表人物谭鑫培;1917年,京剧进入鼎盛期的第一阶段,代表人物是杨小楼、梅兰芳和余叔岩;1928年起京剧进入鼎盛期的第二阶段,四大名旦崛起;1937年之后,京剧开始走向衰弱。

张教授接下来介绍了京剧批评的渊源。中国固有的文艺批评形式多样,但就批评对象来说,无非两类:作品和人物。与京剧的相关评论,在京剧形成之前已经开始萌芽,如乾隆年间的《燕兰小谱》和《秦云撷英谱》等,主要是对演员的评论。这类“花榜”“菊榜”属于娱乐、游戏文字。创作者主要包括清代政府官员,以及到北京参加科举的文人。花榜、菊榜和金榜的相似性透露出文人的特殊心理。他们举人身份与伶人身份之间的巨大落差也导致品评的随意与自由。文人从对演员的品评逐渐发展到论技、论艺,京剧批评的整体趋势转向舞台。

在京剧批评的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都起了推动作用,包括民众的娱乐需要、报纸等媒介的快速发展、鼎革后自由的社会风气、商业资本的介入等。这一时期的京剧批评,内容上包括演出现场、人物场所、台前幕后等;形式上有品评、褒贬等,以主观内容为多。批评者主观观点的差异导致争论,批评界逐渐要求形成统一的批评标准以付诸公论,这也推动了京剧理论的建设。

张教授列举了评论推动理论的两个案例。其一为陈彦衡,他的 《戏选》用工尺谱将谭鑫培的唱腔仔细记录下来,《说谭》则对谭鑫培的艺术进行了综合阐释,内容包括宗派、四声、尖团、声调、板眼、说白、身段声情、胡琴、须生分三门等,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其二为齐如山,他是梅兰芳表演理论的构建者,重要的编剧、舞台形态创意与导演。齐如山的理论贡献包括,提出了“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观点、提出“国剧”的概念、关注到了戏曲能不能表现现代生活等问题。

张教授还指出京剧评论也受到其他现实因素的影响,如权力、金钱等。在“四大名旦”的形成的过程中,评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推手。而主导评论的则是背后的财、权。

张教授最后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针对同学提出的“当下京剧批评与京剧演出繁荣现状是否匹配”的问题,张教授指出批评并不仅仅存在于出版物中,如果把目光放到B站等网络平台,可以发现当下的京剧批评也很繁荣。针对“如何看待舞台美术对传统戏曲的介入”这一问题,张教授倾向于认为舞台美术对传统戏曲舞台形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129日下午14点在红楼209我们将推出本课程第九讲《中国话剧研究的三大范式》,讲授专家系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教授陈军,欢迎广大师生前往学习、交流。


 图/文:薛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