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2020级戏剧教育专业毕业创作教育示范剧《强娃》演出 圆满成功、获得好评

发布者:戏文系发布时间:2023-07-09浏览次数:10


         77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2020级戏剧教育专业毕业创作教育示范剧《强娃》在上戏新空间剧场开展两场汇报演出,来宾满座,好评如潮,获得圆满成功!该剧由孙惠柱教授编剧,孙惠柱、秦子然导演,2020级戏剧教育专业同学创作、演出,戏剧教育、社会表演学研究生参与制作。



上戏戏文系于2005年开创全国第一个以戏剧为特色的艺术教育专业。在上海市教委支持下,2013年成立上海市立德树人综合艺术教育教研基地,系统研究中小学的艺术课程。2015年成立上海戏剧教育与应用中心,发挥本市文教结合平台的作用,利用专业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势,推进戏剧教育教学发展,实现大中小学戏剧教育一体化。20193月,“戏剧教育”作为高校原有目录外的新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这是戏剧教育专业首次正式进入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本次演出是戏剧教育专业独立后的首次毕业汇报演出,意义重大。

 


《强娃》取材于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该剧共五折,讲述了强娃这个“污点英雄”洗心革面的成长故事:他越狱后在米先生的书院偷了银器被抓,米先生设计解救并感化了他。八年后他开矿发家成镇长,在虎视眈眈的沙警长面前救下马车下的女士和病笃的的芳婷,遭追捕出逃,去救芳婷的遗孤苦赛。十年后他又从街上救下苦赛男友学生运动领袖马律思。最后他在安排好孩子婚姻后设计隐去。全剧从米先生教他读书的银灯台开始,亦结束于银灯台。米先生是强娃洗心革面的领路人,精灵小男孩路阿韦是伴随强娃改过自新的监督者,沙二威也在追捕强娃的过程中发生着改变。原籍外国的人物情节移植到中国历史与现实中,变成了一个中国故事,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人性的光辉。台词通篇押韵,朗朗上口,充满童趣。演出融合了多种艺术样式,将诙谐经典的戏曲身段、写意简洁的偶具、典雅抒情的现代舞融入到演出中,展示角色的魅力,增添了全剧的趣味。

 

演出后,孙惠柱教授主持了演后谈。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托比亚斯先生指出,在整部剧中看到了丰富的动作、舞蹈,是他观看孙惠柱教授作品中中国元素最为丰富的作品。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从本土化、专业交叉融合和利用社会资源三方面总结了此次汇报演出的成绩,并对戏剧教育专业的发展寄予厚望。复旦大学王安忆教授特别指出马律思角色卡通化造型令人印象深刻,并在角色造型卡通化、台词歌谣化及风格统一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一名高三视障学生询问《强娃》的创作契机,孙惠柱教授对《强娃》创作的缘起与过程作了解答,芳婷和马律斯的扮演者杨冰弦同学讲了她演绎世界名著中国版的创作思路和体会。东方卫视骆新先生提到了路阿韦角色适合孩子审美视角,并指出该剧在90分钟时间内尽可能地还原了《悲惨世界》的故事。戏文系主任陈军教授肯定、赞赏了此次演出,并指出该剧将《悲惨世界》主题中讲人性、讲救赎与《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结合,非常巧妙,路阿韦这一角色设计也是神来之笔。传统艺术形式、多种艺术样式的融入为舞台表现增加了亮点,尤其是孙老师对韵剧的探索、发掘中国语言的独特魅力令人钦佩。2020级戏剧教育学生没有经过艺考,但在演出中都有出色表现,达到了育人目的。路阿韦扮演者谷腾云同学讲述了路阿韦角色在创作过程中的形象演变,指出这一角色形象的形成与确立是为了以小朋友的视角探查剧中的人性主题。北虹高级中学张峻校长关注的是如何将这样的戏剧移植到制作团队并不完善的中学校园,秦子然博士从舞台装置、音乐等创作过程讲解如何调动、组织中学美术、音乐、手工教师,以及实现中学学科交叉融合的可能性。观看演出的一位小朋友则对潘尼冤枉苦赛的情节印象深刻,如果坐在第一排,甚至会想为苦赛发声。孙惠柱教授笑言,如果观看本次演出的都是小朋友,剧场气氛会更加热闹。徐珺副教授讲到,戏剧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进行的全人格教育,戏剧教育仍在普及中,戏剧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一专多能,仍在不断地探索、完善。上海音乐学院陶辛教授谈到自己的中小学音乐剧普及实践,并从故事、主题和中国化三方面分享了对演出的理解以及对艺术教育的期望。北京师范大学王海云老师指出孙惠柱教授在探索适合于中国的戏剧教育普及道路,对经典文本进行通俗化改编,运用有韵律、有节奏的语言,采用小朋友易于接受的形式传递向上的价值观念。华东师范大学李晓文教授为此次演出感动落泪,讲到该剧改编世界名著贴合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并与“人之初,性本善”相结合,展现出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光辉。国家一级演员周笑莉老师指出该剧非常恰当地实现了“洋为中用”,并对演出同学的台词、形体等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后谈长达一个多小时,与会嘉宾从不同视角谈了自己的观看感受,给予本次演出高度肯定和认可。



文:齐才华

图:《强娃》剧组

编辑:孙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