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挑战 共出发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与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调研座谈会圆满结束

发布者:戏文系发布时间:2023-09-05浏览次数:10

促沪滇协作,续山海情深。202395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与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关于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等主题的交流活动于上海戏剧学院佛西楼举办。云南艺术学院原院长、云南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吴卫民老师、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副院长杨俊霞老师、云南艺术学院戏文系主任严程莹老师、方冠男老师、杨洋老师及随行研究生张奕皓等来到上戏,与上海戏剧学院教务长、研究生处主任沈亮老师,戏文系系主任陈军老师,副主任李世涛老师,徐煜老师,戏剧学教研室主任黄静枫老师就戏文专业的历史源流、学科设置、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会上,陈军老师首先欢迎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一行多位领导、老师的到访。并对我系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李世涛老师重点说明了本科教学中的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相关情况。他首先从历史出发,回顾了戏文系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情况,介绍了师资力量和师生比等关键指标,并指出戏文系始终保持小班制授课,指出在戏文系七十七年的建系历史中,不仅课程有所传承,教学方式也有延续。特别是培养学生适应新形式,特别是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对戏剧行业的影响。还特别介绍了即将开展的人工智能与编剧创作的比拼和鉴赏活动。

 

 

杨俊霞老师介绍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特别是国家级虚拟教研室的申办和组建情况。吴卫民老师强调了对实践、理论“双枪将”的重视,并分享了自己对于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三点焦虑:第一是由《流浪地球》发出的关于培养适应团队工作的人才的焦虑;第二是在技术时代的困惑、人工智能对创作者的影响的焦虑;第三研究生本科生培养的不同侧重的权衡。

 

李世涛老师对吴老师的提问做出回应。首先,认为我们应当不仅仅是让专家、从业者走进课堂、走进校园,而更是让学生走出去。并列举了上戏联合优秀校友,将学生送到片场、剧场、工作室等等,提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以便更好适应社会环境;并发出了教师应当回归教学的感叹。其次,表示上戏的教育诉求是要培养研究型的创作人才,而这种创作人才的培养,势必应当有自己独特的培养方式和轨迹,既不能轻实践也不能放弃研究。最后,还表达了对现状,即当下我们对学生的个性、热情和天赋的忽视的焦虑。特别是艺考改革之后,面对纯文化招生新状况,需要教师们做出更多调整。

 

黄静枫老师从学科体系的角度出发,回应吴卫民老师的提问。他认为艺术院校的学科设置应当与行业格局对接、与市场情况对接。在学科设计和课程安排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能做。黄静枫老师还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执行上的一些难点,认为解决问题应当从教师的实践上着手,更应当从全校的高度入手,构建合适的学科布局。

 

最后,吴卫民老师郑重邀请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团队参与在云艺举办的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总结会议,并介绍了会议议程。


 

双方还讨论和分享了关于艺术院校的招生困境、艺考与文化课考试的权衡、学生个性与特点、研究生培养方案和侧重点的选择、编剧思想的独特性、话剧史教材建设的单薄、教学主体的主体性缺失等等问题和焦虑。

 

本次交流活动在双方热情洋溢的亲切对话和不谋而合的高度共鸣中圆满结束。



文:张奕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