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鼓舞戏文师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举办“戏文讲堂”系列讲座,2023年10月11日,特别邀请著名导演、教授胡雪桦围绕“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主题,开展《我的电影和戏剧的创作思考》的讲座。戏文师生齐聚端钧剧场,共同聆听探讨。
讲座伊始,戏剧文学系主任陈军教授介绍说,胡雪桦老师横跨戏剧、电影领域,融汇中西方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作为导演,他佳作不断,显示出高超的创作水平;作为教师,他从事艺术教育多年,在教学科研上颇有建树;尤其是他始终致力于中西方文化的传播与沟通。胡雪桦老师出生于艺术世家,他的父亲——当代著名学者型导演胡伟民,对八十年代探索戏剧提出过“东张西望”的精准定位。随后,胡雪桦老师也谈起,自父母辈便与上戏渊源颇深,来到上戏就是回家的感觉。
谈到自己的作品,胡雪桦老师认为讲作品首先是讲人,作品是人创作出来的。他感慨“这个校园充满着骄傲的灵魂”,有熊佛西老院长“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校训,有以父亲恩师朱端钧先生命名的端钧剧场,还有父亲胡伟民“东张西望”、“得意忘形”、“无法无天”的戏剧理论阐发。他提到上戏每一栋建筑的命名,认为了解每一栋建筑命名背后的戏剧家,就了解了半部中国话剧史。胡雪桦老师回顾自身学艺、从艺之路,表示大师们的谆谆教导犹记在心。
本次讲座胡雪桦老师选取自己艺术生涯的五部作品——电影“王”三部曲(《兰陵王》《喜马拉雅王子》《上海王》)、话剧《狄仁杰之月夜金魂》与京剧《新龙门客栈》作为案例,分享了自己在影视、戏剧方面的创作经验。这些戏剧、影视作品是胡雪桦老师在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后,自觉地承担起传播文化的使命,将中外经典通过艺术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改写。例如他的“王”三部曲,从《兰陵王》到《上海王》,跨越二十二年。胡雪桦老师形容《兰陵王》“把我对电影的认知、人生的认知完全表达出来了。”《兰陵王》探寻中华文明根脉,以多源头文化的视角,选取凤文化作为切入口,这与近年热议的三星堆文化颇具相似性,以生动实践弘扬中华文明。胡雪桦老师这样说,“有了《兰陵王》《踏谣娘》才有了中国戏剧。我们想把唐朝辉煌的《兰陵王入阵曲》,唐朝做的戏写北齐的故事创作出来。”他定义兰陵王的面具是“美学的面具”、“心理的面具”。“第一部戏是把一个导演所有认知、艺术美学坐标体现出来。一个作品十年能看就是好作品,二十年能看就是经典,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能看就是传世之作。”胡雪桦老师说道。
胡雪桦老师执导的《喜马拉雅王子》重新阐释了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就“为什么母亲在老国王去世后一周就和叔父结婚了?”这一新的立足点,将人物关系转换成“叔叔和皇后本身就是一对深深相爱的亲人,哥哥是国王,要什么有什么所以横刀夺爱”,由此建构哈姆雷特同叔父的血缘关系,将主题从“复仇”转向“爱”,从一个理性的复仇转向“爱的艰难,爱的无奈,但是人需要爱”的主题表达。胡雪桦老师深入挖掘中国幅员辽阔、多民族繁荣的文化宝库,中西文化在《喜马拉雅王子》中得到完满交融,并通过该电影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在海外引起热烈反响,被选为《哈姆雷特与世界电影》的封面。
《上海王》是胡雪桦老师“王”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从小说到电影,运用电影的结构和语法,花费十年时间重新解释故事。《上海王》时间跨度自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这一年代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空白的。”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呈现出那个风云年代浪漫激情,记录了上海的城市历史。
《狄仁杰之月夜金魂》扎根中国历史,在唐高宗时期真实的历史里建构虚构的故事。胡雪桦老师为在场师生讲述了话剧中“食金蚁”、“玄奘”、“西域纪事”等元素。话剧通过贯穿动作“破获黄金”,在“战”与“和”之间,体现家、国、人三者的关系,在人之选择的艰难中,表达演出的深刻内涵,即“人的最终决定是人本的呼唤”。
胡雪桦老师的演讲,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既有戏剧、影视创作实践的生动表述,也有创作理论的独特提炼阐发。他认为创作要注重四个“s”,即“surprise”、“suspense”、“satisfaction”、“significant”。在谈到“文本是创作是否成功的关键”时,通过创作侧重不同方面的比例划分,胡雪桦老师做出自己的观察与判断。
最后,胡雪桦老师讲解了京剧《新龙门客栈》的改编过程,从戏剧的情节结构到人物的重新设定,再到京剧的守正创新,向师生展示了一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作品思想性、专业性实现突破与发展的生动实践案例。
互动环节中,在场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胡雪桦老师耐心倾听提问并做出细致解答。讲座的最后,陈军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总结性点评,他感谢胡雪桦老师为戏文系师生做了一场非常生动精彩的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双方互赠书籍并合影留念。
文:黄灿 巴佳雯
图:赵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