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原典读书会第四组以“国家与法的产生”主题进行了读书分享。戏文系党总支副书记陈莹、马克思主义学院肖永奎出席了本次原典读书会分享活动。
PART 1
读书分享
22级外国戏剧史论硕士研究生刘庆欣同学从私有制和阶级的角度切入国家的产生,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谈论国家的产生等相关概念的时候,坚持从现实根基出发,牢牢把握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关键,如果没有生产力的进步,所有的社会设想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接着谈论阶级的产生,从而引出了消灭阶级的重要性。
23级中国话剧史论硕士研究生符建诚同学从国家与共同体的关系出发,探究了国家作为“虚幻的共同体”在现代资本社会的大环境下的形态以及命运,并提炼出马克思的核心观点:“真正的共同体”是各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 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国家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将被“真正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21级戏剧影视文学本科生禹尚驰同学具体分享了虚幻共同体中的阶级问题:主要对虚假共同体下的阶级和个人的问题进行讲解,从阶级的产生开始,讲述了大工业时代下资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对立以及阶级与单个的关系,同时,阐述了虚假共同体的本质和虚假共同体下的阶级和个人桎梏。
22级戏剧学本科生张佳蕊同学分享了法产生的具体内容:在抽象层面上,法作为一种民族语言是人们直接物质活动的产物,不具有独立性的外观;在实际意义上,法的创制过程需要有现实需要、阶级基础,以及特定的立法机构。
23级艺术学理论博士研究生王蓉同学最后作出了国家与法的产生这一主题的总结与补充。她认为首先强调“现实的人”是实际生活中、从事现实实践的人;其次在共同体中,竞争让每个人汇集在一起却又孤立,这是指个人在精神及情感层面上被孤立,个人在大机器生产时代变成了“单面人”、片面的人;最后,在现在的生活中,仍然可以看到有些物在法律层面上的权利属于某人,但实际上并不拥有这些物。
PART 2
教师指导
读书会的最后,肖老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解答。首先文本里面所提到的“消灭家庭”与“消灭劳动”是什么意思?放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思路中去理解,前者是指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如城市的建造和大机器的生产对家庭所有制的经济必然造成破坏,即原来的消灭家庭所有制经济。后者是指消灭异化的劳动,只有如此才能使人真正获得劳动的价值。其次,马克思在对国家的批判上,实际上主要是围绕着现代国家的产生来谈的。现代社会把人抛入了一个赤裸裸的阶级对立面前,人必然属于一个阶级。马克思向我们揭示了现代国家的赤裸裸的阶级统治,以及它在大资本的控制下丧失了独立性。但作为意识形态,它又不得不以普遍性或独立性的统治形式显示出来,这就是国家的虚幻性。实际上,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统治着我们的已经是整个的经济社会体系,国家不过是它的代表而已。一切的关于国家的理念,如亚里士多德、洛克、卢梭等的看法,在现实的统治面前都变得不确定了,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深刻性所在。
同时,肖老师强调阅读原典的目的就是为了搞清楚其中的概念,从而可以避免概念的误用,拓展自己的思考,因此在阅读原典的过程中,要读细读准读懂。
第五期原典读书会预告
时间:12月1日18:30-20:30
地点:上戏艺术书店
统筹|杨紫月、王洋雪
文案|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