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编剧学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者:戏文系发布时间:2024-11-27浏览次数:12




第二届中国编剧学

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11月23日,第二届中国编剧学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研究中心、“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编剧学教师团队、上海戏剧学院创新团队启航计划中国编剧学研究团队联合主办,主题为“讲好中国故事:编剧、编剧教学、编剧学的责任与创新”,汇聚国内众多青年编剧学者,深度探讨了中国编剧学学科建设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敏、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沈亮等出席论坛。本次论坛开幕式由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陆军教授主持,闭幕式由上海戏剧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李世涛副教授主持。





论坛开幕式上,胡敏副书记代表上海戏剧学院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强调,本次论坛不仅是一场关于编剧学学科建设的学术盛会,更是激发青年学者学术潜力,增强学术信心、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希望诸位青年学者能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以学术研究推动创作实践,积极推动编剧学学科建设的迭代发展。





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沈亮表示,如今编剧学的未来依然充满挑战。一方面,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学术研究与实践创作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我们要关注编剧学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文化需求,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在这一过程中,青年编剧无疑是主力军。





第二届中国编剧学青年学者论坛广邀国内编剧学领域杰出专家和青年学者,共有来自全国24所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讨论。本次论坛聚焦于编剧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从AI时代的编剧、编剧教学、编剧学创新研究;短视频浪潮下的编剧实践研究;创新型编剧人才培养路径与方法研究;中外当代编剧观念与方法的论争研究;中外剧作家或经典文本的个案研究;其他与中国编剧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六个方面展开交流讨论,致力于增强编剧实践与理论的联系,拓展编剧教育教学的途径,推动编剧学理论研究与中国编剧学的构建,促进中国编剧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主题发言 专家掌舵 定向领航


本次论坛邀请了三位重量级的专家学者进行主题发言,与青年学者们分享他们在编剧学领域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朱恒夫教授以《如何创编出典型性的戏曲剧目》为题,从近日热演的话剧《嵇康》入手,选取经典戏曲剧目作为范例,从编剧视角对戏曲所要体现出的时代精神、道德品质、传奇人物故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鼓励大家要创作出能让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剧种、不同剧团、不同演员都能演出的优秀作品。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戏曲艺术》副主编赵建新以《从“整理改编”到“经典改写”:当下戏曲创作的一个新维度》为题,表示要实现传统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要“整理改编”,又要通过重构故事与人物,以现代精神烛照传统题材进行“经典改写”。通过《烂柯山》《白罗衫》等案例,道出了“经典改写”的美学实质与现代意义。





上海戏剧学院刘艳卉教授作《人工智能辅助编剧——〈编剧家〉的实践探索》主题发言,分享了上戏中国编剧学教师团队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对于《编剧家》教学软件的研发与使用分析,刘艳卉教授再次强调了编剧的主体性与创意之重要性:机器是辅助,永远无法替代人类编剧的智慧。与此同时,青年编剧们也要积极进取,多进行新型戏剧编剧的尝试,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能力、提升自我。







青年论坛 群英荟萃 共话未来


本次论坛共设有四个分论坛,来自国内24所高校的三十余位编剧学领域青年学者及一线创作者受邀参会交流,分享关于中国编剧学学科建设、编剧专业教学实践、戏剧领域发展前沿等内容的真知灼见。



【分论坛一由顾飞老师主持 赵建新教授评议】


清华大学的付桂生老师以《田汉话剧文体中“唱”的形态探索及审美特性》为题,以田汉的多部经典作品为引,对田汉话剧中所存在的“话剧加唱”的创作动因、表达特点、形态演变和美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深入剖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话剧风格。

河南大学的徐芳芳副教授以《对当代人心灵的观照意识——陈涌泉的编剧理念与创作指向研究》为题,以陈涌泉经典编剧作品《程婴救孤》等篇目为例,着重探讨其作品中他强调传统戏曲现代化、改编名著等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理性审视与合理的转换。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一帆老师以《话剧〈名优之死〉戏中戏修改的原因分析》为题,围绕田汉经典话剧《名优之死》里戏中戏在不同时期的创作背景下与田汉自身艺术理念深化后的修改情况展开剖析。随着时代发展,为更精准地反映现实问题、刻画人物心理,戏中戏不断调整,使其在结构、表演形式等方面更趋完善。

平顶山学院的贾战伟老师以《晚清民国京剧剧本的署名问题》为题,指出该时期京剧剧本署名所呈现出的特点:一方面,存在大量未署名或署名模糊的现象,与当时戏曲行业的传统习惯、商业运作模式息息相关;另一方面,署名规范也在逐渐发展、有所完善,反映了京剧剧本创作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中署名问题的演变历程。

上海师范大学的田语老师以《同源多民族戏剧的差异化叙事研究》为题,以《文成公主》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该题材在汉藏戏剧中的发展情况、叙事差异性及差异背后的思维逻辑,指出文成公主的经典化之路正是文学想象对历史记忆进行弥合改造的过程,从而对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叙事进行重构。

上海戏剧学院的顾振辉老师以《热忱与权变:文本发生学视域下熊佛西剧作〈孙中山〉的文本嬗变》为题,以文本发生学为理论框架,深入剖析熊佛西剧作《孙中山》及其后身《医生王治康》的创作历程与文本嬗变,揭示了熊佛西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与创作态度。同时结合文学社会学视角,探讨了时局与权力意志对文本内容嬗变的微妙影响。

中央戏剧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尹瑞麟以《〈措施〉的编剧技法探析——争议、暧昧与布莱希特的艺术革新》为题,从《措施》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打破常规的表现方式剖析了布莱希特试图以独特的编剧手法打破传统戏剧束缚、促使观众主动思考,让作品在争议与暧昧中展现出别样魅力的艺术革新理念。


【分论坛二由陈浩波老师主持 朱恒夫教授评议】


上海戏剧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张凌羽以《论黄梅戏〈罗帕记〉的整理改编》为题,分析了此经典之生成主要经由整理改编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改编完成了民间连台本戏向现代剧场艺术的转变,第二阶段赋予该剧以现代性,并最大程度地继承了经典剧目的优长,以这一案例揭示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经之路。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王耿老师以《对接案头场上的尝试——大后方导演的编创剧本实践》为题,探讨了大后方导演编创剧本时对接案头与场上创作的考虑,指出导演编创剧本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后方演剧活动的完整,但由于环境影响,大后方导演编剧更看重剧本整合演出的“功能性”,而非“艺术性”等问题。

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魏睿以《朱有燉杂剧剧作法考略》为题,通过剖析朱有燉剧作法,探寻朱有燉于创作中的生存自保之道。在时代夹缝中生存,朱有燉并未有太多创作自由,但是他在戏剧结构上显现出了区别于元人的新意,也在戏剧文学上寄托了真性情与对生命的尊重,与当今剧作者的生存策略存在相通之处。

上海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王宁远以《“十七年”传统剧目改造的典型失败案例——京剧〈赤壁之战〉及其改造问题》为题,从《赤壁之战》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表达、思想内涵、舞台表现等方面指出此次传统剧目改造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了从其中吸取的经验。

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金喜全老师与上海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孙弋淼以《从京剧〈封狼居胥〉谈小剧场戏曲编剧创新》为题,以京剧《封狼居胥》为例,从历史题材选择、英雄人物塑造、编剧在创作中融入的多种艺术元素等层面探讨了小剧场戏曲编剧的创新之处,也体现了编剧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创新,为小剧场戏曲编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郑子煜以《从本位之争看后戏台时期地方戏曲的两种“戏影互动”路径》为题,细述了自新媒体的介入戏曲以来,戏曲的传播场域“戏台”的媒介属性之消解。以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和越剧《新龙门客栈》为例,点明后戏台时期的到来使得戏曲演出开始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与美学手法,寻找适合自身艺术本体的新路径。

青年编剧学者张健以《对古典主义戏剧的深情挽留——话剧〈离去〉上演十周年反观剧本改编创作谈》为题,回顾梳理了中国国家话剧院话剧《离去》改编的创作方法,借鉴古典主义戏剧创作方式、巧妙运用“三一律”方式的反叛与规调所产生的矛盾差异、“戏中戏”等手法革新形成文本新的改编方式与戏剧结构,由此映照反观编剧创作中感性驱动下隐存的剧作理论规律和创作心得。


【分论坛三由吴韩娴老师主持 徐煜教授评议】


沈阳师范大学的厉程老师以《易卜生晚期剧作中“分析技巧”的使用方法剖析——以〈野鸭〉中雅尔马的塑造切入》为题,将文本细读与心理学理论结合,从“分析技巧”的辨析与界定、《野鸭》中前史的使用特点、人物戏剧行动的组织方式三个角度切入,为易卜生这一重要编剧技法提供方法论式的总结。

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孙晓星老师以《中国当代新剧本叙事的潜在变革》为题,以“新剧本”这一称呼,描述和分析中国内地出现的一股试图改变现有剧本创作传统的写作倾向,其表现出对商业戏剧、主旋律戏剧等主流叙事模式的反思,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属性。新剧本更关注普通人的生命叙事,尤其是边缘性群体,以流动视点改变单一视角,以媒介叙事反思现实空间的媒介化。新剧本又展现出文体的杂糅性,吸纳了许多非戏剧性元素,成为一种难以被严格定性的实验文本。新剧本也呼应了从戏剧剧场向后戏剧剧场以及展演性美学的转向,对传统的编导演关系、文学性与剧场性提出反思。总体而言,作为一种替代性叙事,新剧本正酝酿着中国当代戏剧的潜在变革。

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薛雪以《新时期话剧创作中的不可靠叙事手法探析》为题,探讨从不可靠叙述的视角研究新时期的话剧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的话剧不仅引入了大量显在叙述者,还因戏剧观念的开阔而在内容与形式上实现了显著创新。基于此,论文分别从故事层和形式层两个维度,探讨了不可靠叙事在话剧创作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及其艺术效果。

中央戏剧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刘芮帆以《现代戏剧的时间诗学:〈推销员之死〉中的非线性叙事研究》为题,以阿瑟·米勒对现代戏剧时间诗学的理解为线索,探讨了现代戏剧内倾化的趋势,阿瑟·米勒的贡献,以及《推销员之死》如何通过非线性叙事表现时间流动性,反映了主角威利·洛曼的心理状态,并影响观众的认知和情感。研究强调了如何重新定义非线性叙事对时间以及舞台呈现中音乐和舞台设计的作用,并分析了时间矛盾性与个体异化的关系,体现了对时间与自我认同的探索。

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朱一田以《接受美学视野下中国话剧的名著改编》为题,探讨对文学名著进行改编领域目前局限的研究角度,指出忽视了“作者、作品、大众”三角关系中的观众,试图突破改编研究中较为单一的“文本比较”的方法,从观众接受入手,在“忠实论”之外提出名著改编研究的新的批评维度。

山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李明真,以《自我审视与自我重构下的梦剧创作:斯特林堡的自我疗愈式写作》为题,探讨了斯特林堡如何通过梦剧创作进行自我审视和重塑。斯特林堡的理论来源包括斯威登堡的冥合说和叔本华及印度佛教的“现实如梦”观点。他认为梦境与现实有对应关系,通过写作造“梦”来改变现实。通过分析斯特林堡的几部作品,如《通往大马士革之路》《一出梦的戏剧》和《鬼魂奏鸣曲》,展示了他在作品中如何通过自我审视和重塑来探索个人意志与现实的关系。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郑钲以《听见契诃夫:论〈樱桃园〉中“崩断的琴弦”》为题,梳理了对文本中琴弦崩断声的四种阐释,分别是功能性阐释、实际情况阐释、现实主义阐释、神秘主义阐释;并指出“琴弦绷断的声音”取代了缺席的“枪声”,成为一种直接作用于我们精神世界的“心理装置”,并与作家本人晚年所遭受的身心之痛共振。

上海戏剧学院的戏文系博士研究生程宇月,以《论博物馆戏剧的沉浸式叙事》为题,以博物馆戏剧这种创新的文化传播形式为切入点,立足其特有的沉浸式叙事手段,并结合传统剧作技巧,深入探讨博物馆戏剧的创作流程,探究如何通过这些编剧技巧赋予展品以新的生命,以及在多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博物馆戏剧的新发展、新变化。

上海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袁苗以《从独白谈起:〈英雄广场〉的艺术“挑衅”之路》为题,探讨作为当代后戏剧剧场重要形式的独白剧场,对传统的对话结构进行了消解。以伯恩哈德的《英雄广场》为例,其并非典型的后戏剧文本,但它的戏剧语言同样突破了常规的戏剧对话模式。伯恩哈德结合艺术挑衅和政治抗议,通过语言思想的碰撞为戏剧的社会参与开拓了一条道路。


【分论坛四由周南老师主持 姚扣根教授评议】


中国传媒大学王婧副教授以《网络剧的垂直文际性:网络空间中的数字叙事共同体构建》为题,探讨了网络剧在网络空间中如何通过垂直文际性构建数字叙事共同体、网络剧在构建数字叙事共同体中的作用、网络剧如何通过数字化传播实现全球化影响、网络剧中传统电视剧美学风格与网络文艺美学风格的融合等问题。

吕梁学院的李宁副教授以《贾樟柯电影的风格与社会意义研究——以〈天注定〉为例》,探讨了中国电影产业和文化背景对贾樟柯电影的影响。以《天注定》为例,深入探讨了其主题和社会意义与贾樟柯电影对中国社会文化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对西方刻板印象的挑战。

来自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丁烨老师以《综合类院校〈影视编剧〉课程在“跨媒介叙事”背景下的教学探索》为题,分析了融媒体环境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面临的新特点和挑战,如产业化倾向、大数据的应用以及跨媒介叙事的重要性。探讨了编剧教学在融媒体时代应采取的教学改革措施,提出了以跨媒介叙事训练为教学核心,以及多元化成果体现的重要性。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黄筱玥以《光影寻踪:邱刚健电影剧作发展历程》为题,研究了邱刚健在香港和台湾电影中作为编剧的重要影响和贡献,以及他的剧作创作的三个发展阶段,为港台电影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分析,为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电影史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电影史的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蕴以《元叙事的消亡——〈奥本海默〉的后现代叙事》为题,结合电影《奥本海默》探讨了影片所打破的传统的叙事思维和叙事框架,通过分析该片所具有的复调叙事模式、个体身份的多重性与矛盾性以及开放文本等观念,完成了对“多重中心”的消解,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叙事视角与后现代思维。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苗若木博士以《技术赋能:AI编剧演进的跨界升维》为题,探讨了AI对剧本创作、人机协作创作和促进编剧合作的潜在影响。AI在克服创作障碍和提高作品质量方面很有帮助,然而,与署名权和真实性相关的伦理问题也随之出现。大语言模型(LLM)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在威胁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为编剧提供了探索戏剧未来、跨界升维的机会。

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陈亦芃以《边缘行者:当代中国电子游戏中作者身份的讨论》为题,基于对当下电子游戏领域新现象的分析,在数智时代重回电子游戏领域讨论其“作者”与“去作者化”的话题。对于作者的追寻,不仅将建立电子游戏本体的新认识,也将让我们重新理解后人类化视域下,艺术的新构成。

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陈一诺以《网络悬疑剧〈错位〉的跨国改编与叙事创新》为题,以网络悬疑剧《错位》为例,通过分析《错位》在原著小说的选择、现实主义叙事的实现和悬念的本土化构建等方面的出色处理,阐发了关于悬疑小说跨国改编的成功经验。







论坛期间,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专程赶到会场,在听取了多位青年学者的交流发言以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青年学者要为编剧学的发展多思考、多实践,作出更多的贡献。





闭幕式阶段,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陆军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学术总结。他指出,三位重量级专家的主题演讲,鞭辟入里,意味深长;三十余位青年学者从戏曲、话剧、影视、新媒体、新技术等多个方面讨论了编剧学的相关内容,将对未来编剧学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而在首届中国编剧学青年学者论坛上成立的中国编剧学青年联盟,必将持续吸纳更多的青年学者,为推动中国编剧学建设同舟共济,一路向前。


陆军教授指出,未来,对于编剧学的研究,应从对编剧实践与理论的研究,拓展到对编剧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研究;再拓展到对编剧实践与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新边界、新问题、新技术、新挑战、新实践、新理论的再研究。沿着从内部为主,到以内部与外部相结合,再到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研究路径进发。而一切理论都源于实践,一切理论也都服务于实践。编剧学的起点与终点,都是为了能够创造出千古流传的经典作品。希望我们一起努力,不断促进编剧学理论的成熟,从而催生出一部部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剧团、不同剧种、不同演员都能够上演的经典作品。





最后,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作论坛闭幕致辞,祝贺第二届中国编剧学青年学者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他向所有支持中国编剧学学科建设的专家学者表达了谢意。谢书记强调,编剧学是上海戏剧学院非常重要的学科建设方向,也是戏剧影视学重点建设的五大方向之一。它所积累的各项荣誉,是其他建设的学科方向所无法比拟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以陆军老师为首的编剧学团队多年以来持之以恒的辛勤耕耘,以及全国同行的大力支持。未来,也热烈欢迎全国各地有志于从事编剧学教学、科研和创作的青年才俊能够关心和加入编剧学的队伍中来,共同筑就坚实的中国编剧学学科阵地。


去年的论坛上,谢书记曾提出“什么是编”“什么是剧”“什么是学”三问。时隔一年,参与论坛的青年学者们已对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语、科艺融合、国际影响、首创首发”的学科建设方向和建设“未来戏剧学”的发展目标有了很好的呼应。今年的论坛上,谢书记又通过三个生动的案例给众多青年学者提供了新的思考:通过对如今盛行的短视频文化的观察,提出了“编剧是否应该面向市场”的问题;通过上海戏剧学院与国际剧协联合出品的话剧《星回》,提出了“编剧如何处理文化现象”的问题;通过对电影《好东西》的观影体验,提出了“编剧如何真正地了解现实生活”的问题。谢书记的问题替本次编剧学青年学者论坛留下了未完待续的问号,更揭开了下一次编剧学青年学者论坛的序章。





第二届中国编剧学青年学者论坛致力于探索行业前路,集聚青年编剧才俊的智慧火花,最终在专家学者良好积极的学术交流环境中圆满落幕。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学科,编剧学仍然需要通过持续交流来健全学科架构、搭建学科体系。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不仅构筑了编剧学界资深前辈与青年才俊的沟通桥梁,也为促进中国编剧学学科的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展望未来,上海戏剧学院将继续携手国内各大高校,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加强研讨交流,深化合作互信,培育深厚学术友谊,并肩前行,致力于中国编剧学的建设与发展。




END


 文:吴嘉莹 吴丁妮 

 图:李世宇

编辑:尤旬

审核:沈亮 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