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教授专题讲座 畅谈上戏三大戏剧观

发布者:戏文系发布时间:2025-05-13浏览次数:11


为致敬上海戏剧学院建校八十周年,总结历代先贤的教育治学经验,同时也在继往开来的基础上为上海戏剧学院下一个四十年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5月9日下午,正值申城生机盎然的美好时刻,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陆军教授在华山路校区智慧教室作了题为《教育·革新·未来——上海戏剧学院三大戏剧观的理论贡献、时代局限与未来展望》的主题讲座,为学院八十周年校庆献上一份饱含深情的厚礼。



讲座正式开始之前,陆军教授深情讲述了此次讲座的目的。作为一名深爱着学校的上戏人,陆军教授深感有责任、有义务总结母校八十周年以来的经验,为母校的健康发展贡献点滴思考,特别是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并全面介入戏剧实践与戏剧教育,引发戏剧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下更应如此。


陆军教授认为,八十年以来,上海戏剧学院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戏剧及其教育理念,先后形成了以“教育、革新和未来”为主旨的三大戏剧观,不仅使上海戏剧学院发展成为中国戏剧教育的核心阵地,也为中国戏剧教育和戏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讲座中,陆军教授以时间为轴线、关键词为基石,系统梳理了上戏八十年的发展脉络,详细阐释了三大戏剧观形成的历史原因、主要内容与实践成果,为在场人员全面深刻理解上戏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提供了重要参考。






以教育为主旨的戏剧观

(1940年代—1980年代)

在上戏发展的第一个四十年,熊佛西先生以其丰富的戏剧实践与戏剧教育经验为基础,倡导“以教育为主旨的戏剧观”。该戏剧观以“戏剧即教育”为核心,致力于通过戏剧实现知识传递、人格塑造与社会改良,强调戏剧的向上性、实践性和专业性。四十年间,上戏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文艺人才,创作演出了包括《年青的一代》《我为什么死了》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戏剧作品,并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使上海戏剧学院成为中国戏剧教育的核心阵地。






以革新为主旨的戏剧观

(1980年代—2020年代)

改革开放伊始,陈恭敏先生率先强调以文艺反映论取代文艺工具论,为戏剧思想的解放呐喊。其后不久,陈恭敏先生又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戏剧观的大讨论,并逐渐形成了其“以革新为主旨的戏剧观”。该戏剧观以“戏剧即批判”为核心,强调戏剧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以革新为主旨的第二个四十年,上戏积极引进西方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成果,反思传统戏剧的结构性困境,主张在戏剧内容、形式、生产方式及理论与教育等多个层面进行革新。在此期间,学校创作或演出了《等待戈多》《中国梦》《黑骏马》《芸香》等一批创新性的剧目,引领了行业发展;同时,学校在学科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推动了中国戏剧教育与中国戏剧的现代转型。





以未来为主旨的戏剧观

(2020年代—)

21世纪20年代,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开始全面渗入戏剧实践与戏剧教育。因应这一时代变化,新一代上戏人积极倡导“戏剧即创造”的艺术理念,致力于构建“未来戏剧学”,初步形成了“以未来主旨的戏剧观”。陆军教授强调,以未来为主旨的戏剧观,其内核是科学精神。一方面,科学精神倒逼我们深刻反思戏剧教育与戏剧生产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另一方面,以科学精神重构戏剧教育的本体特征与价值取向,在全球化语境下使中国戏剧教育与戏剧生产实现质的提升。在戏剧教育与戏剧生产中倡导科学精神,不仅是上戏人对技术浪潮汹涌的主动回应,也显示了上戏人对戏剧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目前,上戏人正积极拥抱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力求在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中,培养具备科学精神、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兼具的创新型戏剧人才。



在对三大戏剧观做了深刻解读之后,陆军教授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阐述,申明了三者之间存在的“教育奠基——革新引领——科学赋能”的内在逻辑。同时,陆军教授还对三大戏剧观的局限之处做了说明,如以教育为主旨的戏剧观的“工具化”倾向,以革新为主旨的戏剧观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以未来主旨的戏剧观可能对技术因素的过度依赖等。此外,陆军教授还以拳拳的爱校之心,指出了全校乃至整个戏剧教育甚至整个教育界存在的九大问题等。这些思考不仅为学院在第三个四十年乃至更长时段内的发展贡献了智慧,也为教育的主导者提供了参考与警示。


此外,陆军教授还与大家分享了上海戏剧学院的两个生动案列:“三件宝”与“一粒药”。所谓“三件宝”即上世纪六十年代表演系祝希娟荣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专业人才培养成果之宝;西藏班《文成公主》晋京演出并受到周恩来、陈毅等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社会服务之宝;以及学校教师艺术团演出陈耘编剧的《年轻的一代》在全国反响热烈,周总理亲自修改剧本的示范性创作成果之宝。所谓“一粒药”,即1946年12月1日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一周年校庆中,全校师生聚餐时每人吃黄连一片“以示含辛茹苦”办学的决心。通过这两个典型案例,陆军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上戏先贤们的价值追求、历史担当与奋斗精神,也以此激励、警醒当代上戏人思考如何在历史转折时刻扛起戏剧学院未来发展的时代重任。


讲座之后的互动环节,有关同学就自己关心的话题与陆军教授进行了互动,相关话题引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


此次讲座必将成为上海戏剧学院八十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中一个有意义的篇章。




     文:孟云、加存

图:顾飞、庄兆法

  审核: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