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编剧学”系列讲座回顾 | 说说那些年踩过的坑

发布者:戏文系发布时间:2025-10-29浏览次数:10








2025年10月23日下午,一场题为“说说那些年踩过的坑”讲座在华山路校区红楼212教室举行。作为戏剧文学系主办的“中国编剧学”系列讲座之一,此次讲座特邀中国内地著名编剧、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优秀毕业生李真如(任庄柳)老师担任主讲,戏文系讲师陶倩妮老师主持。

李真如老师讲述了自己在上戏学习与生活的经历,并结合步入社会工作的经历,与大家深入分享了关于“创作之路上踩过的坑,如何成为优秀的商业剧创作者”的经验与心得。

在“失去新手保护期”的入门阶段,李老师提出,步入社会实习的过程中应当完成心态与认知上的根本转变——要在学会适应工作节奏与合理处理甲方要求中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也要观察和学习公司老板及前辈的工作习惯,在分享与互助中提升项目制作的成功率。

进入“职业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李老师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主动出击、反复优势、学习积累。在主动出击上,她鼓励大家要明确目标并努力争取,主动向领导争取资源和机会,克服恐惧心理。即使争取的项目超出能力范围,也要加倍努力,在压力下坚持沟通和学习;在反复优势方面,李老师结合在上戏四年接受的系统训练,指出结构训练、元素练习等课程内容至今仍在创作中发挥作用。她认为,所有经历都有价值,随着阅历增长,心态会发生变化,认知视角也将不断更新。

此外,她总结了编剧应具备的四类核心优势一是效率与速度,注重“先完成,后完美”,通过海量练习积累经验;二是工作态度,要按时交付和积极投入;三是创意反应力,即迅速捕捉并表达创意的能力;四是敏感性,能细腻体察人性与情绪等细节。李老师坦言,敏感特质曾给她带来困扰,但如今它却是创作的宝贵天赋。她建议同学们学会与情绪共处,珍视内心的理想主义。她主张不必苛求完美,而应聚焦自身长处,通过协作构建共生生态。在学习积累方面,她提倡利用碎片时间广泛阅读,充实自我;同时要注重健康,通过规律作息、均衡饮食与适度运动,在自律中平衡生命节奏。

李真如老师分享2023至2025年间的创业经历时,坦言面临行业剧烈变革,并分析了当前行业三大趋势。其一,长剧数量锐减,开机率连年下滑,平台筛选机制更加严格,仅收录头部作品。她以悬疑剧《漫长的季节》为例,指出当前市场“口碑与数据难以兼得”的现状。其二,中短剧迅速崛起,其市场变化极快,各种新样式标准层出不穷,迫使讲述者回到“干中学”状态并快速产出,但实际执行难度较大。其三,短剧、游戏、动态漫画等新兴内容形态发展迅猛。作为行业前辈,她既理性提示了中短剧编剧的报酬模式存在隐性风险等相关业务风险,也与同学们交流了新一代的娱乐偏好。

李老师系统剖析了现行长剧的三种工作模式——韩剧模式、美剧模式、自由模式,并分析其适用场景与利弊。在职业发展上,她强调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善用社交媒体与行业资源拓宽视野,培养信息搜集与咨询能力。同时,她提出“编剧个人IP化”理念,建议每位同学明晰自身优势,并将其放大、传播,同时也要理性认知短板,做到扬长避短。李老师指出,创作者需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寻求平衡,要接纳自己对各类作品的兴趣,若决心深耕某一类型,那就应当努力成为该领域的头部创作者。

讲座尾声,李真如老师与现场同学展开互动,就长剧创作的现实困境、当前热门影视作品评价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她寄语在场学习编剧的同学要保持热爱、持续耕耘,并以积极心态迎接行业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主讲人简介


李真如(任庄柳),中国内地编剧,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曾任上海福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编剧。2018年,担任古装科幻剧《颤抖吧阿部之朵星风云》编剧,同年参与编剧的仙侠剧《天乩之白蛇传说》播出。2021年,与星零共同改编仙侠剧《千古玦尘》,该剧获第八届文荣奖最佳青年编剧奖。

2023年,参与编剧的古装剧《择君记》在腾讯视频播出,作品体现出其创作注重平衡原著改编与影视化需求、强化世界观构建及人物成长线设计的特点。2023年11月7日,编剧的电视剧《宁安如梦》在中国大陆首播。该剧开播后热度持续攀升并成为网络爆款,剧作在灯塔、猫眼、云合、酷云等权威榜单上均名列前茅,连续三周占据猫眼网络剧热度榜冠军位置。该剧同时获得2023爱奇艺尖叫之夜戏剧单元“年度观众喜爱剧集”奖与致敬单元“特别荣誉”奖。同年,李真如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上海文不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带领公司制作了精品剧目《水龙吟》。该剧近日于芒果TV播出。

2025年6月26日,担任编剧的电视剧《书卷一梦》开播。值得关注的是,《书卷一梦》作为原创剧本,并未改编自任何小说或原著。同年10月,任庄柳凭借《书卷一梦》获得第30届亚洲电视大奖最佳编剧提名,并凭此获“第八届初心榜年度杰出青年编剧”奖。  





END



文:杨茗婷 

编辑:尤旬

审核:方军 沈亮 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