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戏戏剧文学系助力群星职校戏剧美育课程顺利开班

发布者:戏文系发布时间:2025-11-24浏览次数:10



近期,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电化教室内满是暖意。随着 “戏剧美育与人格塑造” 艺术课程开班仪式的顺利举行,群星职校携手顶尖艺术力量--上海戏剧学院,共同开启 “以艺育美、以美塑人” 全新育人实践的新篇章。





01


三方联动:专业力量搭台,让戏剧美育“高起点”落地




当校园教育遇上专业艺术资源,“戏剧美育”便有了更深厚的根基。此次课程由群星职校主办,携手上海市文艺培训指导中心、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上海市校园戏剧教育应用中心三方协作,从源头上保障课程的专业性与系统性。

仪式现场,吴冬春副书记的致辞直击核心:“我们不只是开一门‘表演课’,而是希望以戏剧为桥梁,解决学生在表达、协作上的短板,更让‘自信、共情、担当’这些人格特质,在艺术实践里自然生长。”他提到,校园比赛中路演人才短缺的现象,正是课程落地的现实契机——用专业美育填补成长空白,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自我的舞台。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沈亮教授,则从教育本质解读课程价值:“戏剧不是‘教孩子演戏’,而是让他们在角色里看见不同的人生,在台词里学会表达真心,在排演里懂得团队协作。”他承诺,上戏将把多年沉淀的戏剧教育经验融入课程,让学子在家门口就能触摸到顶尖艺术教育的温度。







上海市文艺培训指导中心主任张文军最后展望:“这是专业艺术机构服务校园美育的新尝试,未来我们会持续下沉资源,让戏剧美育从‘一次课程’变成‘长效陪伴’,帮群星职校打造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美育品牌。”






02


课程深耕:四阶进阶设计,让“育美塑人”有章可循




好的教育理念,需要科学的课程体系来支撑。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总支副书记、副主任陈莹女士,在仪式上详细拆解了课程的“成长密码”——从“基础启蒙”到“成果展演”,四阶段递进式教学,让“美育”与“人格塑造”步步扎根。

前期基础阶段,通过朗诵、台词训练帮学生“打开自己”,克服表达胆怯;朗诵汇报阶段,从稿件筛选到上台展演,让学生在打磨中深化理解、建立自信;中期进阶阶段,聚焦角色塑造与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共情他人;后期展演阶段,以原创小品为载体,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完成成果输出,收获成就感。

“每个阶段都藏着‘双目标’。”陈莹主任举例,“比如‘角色扮演’,既要练表演技巧,更要让学生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团队排演’,既要抠舞台细节,更要培养责任担当。”这种“技能+素养”双轨并行的设计,让戏剧美育真正成为人格成长的“助推器”。





03


课堂启航:名师引路,让艺术魅力 “活” 起来




仪式落幕,课程随即进入 “实战模式”。经过自荐与选拔,33名优秀学子成为首批学员,迎来了由上海戏剧学院郭宏家老师主讲的第一堂课。作为课程的核心授课力量之一,郭宏家老师的专业背景与实践经验,为这门课程注入了十足底气。

郭宏家老师拥有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教育 MFA(艺术硕士)学位,本科主修播音与主持艺术,具有“表演实践+语言艺术+教育方法”三位一体的专业优势;曾获全国大艺展省级特等奖、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国家级二等奖等多项荣誉;还参演《曙光里的上戏》《声闻于天》等多部话剧与教育示范剧,擅长将文学内涵与舞台表达结合,积累了丰富角色塑造经验

没有枯燥的理论,郭老师用“戏剧游戏”点燃课堂:“大家用肢体模仿身边的事物,不用说话,让同伴猜一猜!”瞬间,教室内变成了“创意乐园”——有人模仿随风摆动的树,有人模仿运转的时钟,笑声中,学生们渐渐放下拘谨,敢于释放天性。随后的“台词情感练习”,郭老师引导大家结合生活经历解读文本,让“说台词”变成“说心里话”,不少学生直呼“原来表达可以这么轻松”。







与此同时,吴冬春副书记带领各位领导参观校园。看到学校专业的教学场地与先进设备时,大家纷纷点赞:“有这样好的硬件基础,再加上专业师资,群星的戏剧美育一定能走得更远!”未来希望携手探索共建“戏剧实践基地”,让艺术资源真正融入校园日常。







此次“戏剧美育与人格塑造”课程的启航,是群星职校推进“五育融合”的生动实践。在这里,戏剧不只是舞台上的精彩,更是成长中的养分——它教会学生表达自我、理解他人、拥抱世界,让“健全人格”的培养,有了更鲜活、更温暖的打开方式。未来,学校还将持续深耕美育沃土,让艺术之光,照亮每一位学子的成长之路。





END


来源:群星职校

审核:方军 沈亮 陈莹